班主任牵着他的手让他走前面

昨日午饭时间,汉阳区楚才小学二年级(2)班教室里,戴着眼镜、胖乎乎的男生文瑞(化名)边给同学“舀汤”边叮嘱:“别洒了。”谁也看不出来,他是一名自闭症儿童。
刚接手文瑞,班主任蒙了
文瑞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曾经是一名幼儿园教师,为了儿子辞职在家。为了教文瑞说同一句话、做同一个动作、认同一个字,妈妈一遍又一遍重复地做示范。文瑞到上学年龄时,她不愿送他进特殊学校,情愿自己在家教。
去年9月,文瑞8岁了。妈妈尝试联系刚成立的汉阳区楚才小学,并坦诚地告诉学校:“儿子有些‘特殊’。”校长收下了这名孩子,亲手交给了当时一年级(2)班的班主任赵红梅。
赵红梅说,刚接手文瑞的时候,自己确实蒙了。这个孩子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别的孩子上课时,他会突然冲出教室;中午吃饭时,他会拿着碗把菜倒在走道上;听到大一点的声响,他会撕心裂肺地哭个把小时,甚至在教室撒尿。
耐心地教他说一句句完整的话
为了让文瑞的妈妈知道孩子每天在学校的情况,赵红梅会在家校联系本上详细地记录孩子的点点滴滴。知道文瑞非常缺乏安全感,赵红梅走到哪里都牵着他的手,并拜托其他老师见到文瑞就跟他打招呼或拥抱一下他。
无论是到食堂吃饭还是放学回家,文瑞总牵着老师的手,走在最前面。他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课堂上,老师点他回答问题时,一遍遍地纠正他吐字不清的发音,耐心地教他说一句句完整的话。
没人能听懂的发言仍赢得掌声
赵红梅不在其他学生面前强调文瑞的“特殊”,只是鼓励班上学生多跟不愿意讲话的同学一起玩游戏。她还鼓励文瑞放学时整队喊口令,甚至让他当国旗手,进行国旗下的发言。
该校大队辅导员记得文瑞当国旗手那天,他按赵老师帮他写的发言稿念了4句,就“走”到了自己的“频道”,他口齿不清地在台上说着什么,现场几乎没有人听得懂,他甚至拿着话筒在台上到处跑。但结束后,老师和同学同样给了他掌声,为儿子“捧场”的妈妈当即热泪盈眶。
“说不准他以后能成为数学家呢”
文瑞的妈妈在写给赵红梅的一封信中说:“其实学生能够接受多少,成绩能考多少分,我们不强求。主要是让他能适应社会环境,学会社交,有自理能力。”
文瑞的妈妈在写给赵红梅的一封信中说:“其实学生能够接受多少,成绩能考多少分,我们不强求。主要是让他能适应社会环境,学会社交,有自理能力。”
赵红梅说,当大家都对文瑞的成绩不抱希望时,文瑞却给了大家一个惊喜。第一次语文考试,他考了95分,妈妈高兴得立刻买来糖果让大家分享。不久前的一次考试,他竟然考了双百分,爸爸激动得要坐飞机赶回来亲儿子一口。
赵红梅说,文瑞的语文理解能力不好,有些阅读障碍,但他颇具数学天分,特别是口算,总是全年级第一,“说不准以后能成为数学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