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天堂》能否给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带来反思?
多年以来,潇彧不曾看到像《海洋天堂》这样打动我心扉的影片了。作为一部以弱势群里孤独症患者生活为主体的文艺片,在这个商业大片云集充斥的今天,的确难得一见。老实说《海洋天堂》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一个大老爷们不止一次的跟随故事情节遭遇着眼泪洗礼。这大概是所谓的导演带给观众诚实之作,想用更多的诚意来打动观众,将自闭症患者最真实的一面,用催泪弹术让观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招的确在潇彧身上见效了!而且压抑的悲咽让潇彧眼泪流得一塌糊涂……
丝毫没想到,李连杰这个打打杀杀的英雄男儿,在影片《海洋天堂》中完全脱离了武打戏的场面,甚至没有了演技,完全用王心诚这一角色,将父爱如山且又“自力更生”的细腻之举深深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观众。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被李连杰演绎的磕磕绊绊,有血有肉,而文章扮演的孤僻儿阿福也成为一大亮点。为了能让儿子像正常人一样快乐地生活下去,父亲带着儿子奔走于各个慈善机构、救助机构、帮困中心都不得其然,最终父亲把孩子留在了他最心爱的海洋馆,并决定教会儿子在海洋馆“上班”。为了不让儿子感到孤独,父亲甚至不惜拖着病重的身体,背着自制的龟壳陪儿子游泳,直到最后这位伟大的父亲离开人世。片中父子之间生离的悲痛与爱赤裸裸直叩观众的心扉,让现场的观众有一种揪心的痛。
尤其在父亲的葬礼上,儿子傻傻地,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父亲得绝症而离开人世,他看着枯萎草地上唯一盛开的朵花,这仿佛是对生命的暗示,加之苍白震撼的音乐,时而温柔,时而婉转,时而又给人一种力量,时而让人无法挑剔又深感意犹未尽。尤其在影片高潮部分,文章被送入福利院的“生离之夜”,那段最最动听的旋律,因其优美的声音削弱了生离的痛苦和生死边缘的挣扎,这算不算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这一问题在潇彧心里徘徊挣扎了良久,不能释怀。
弱势群体,他们的出路究竟会在哪里?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就倡导关注那些弱势群体,不得歧视。快三十年过去了,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年年改都改了这么多年了,也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单单就这医药费来讲,依旧是无法彻底透明,究竟何时才能给中国的老百姓一个实惠?恐怕这不是瞬息之间就可以完成的,至少在需要三五年时间。从总体上讲,中国的医疗改革还是不成功的。
导演在抛出这样一个医疗话题的时候,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医疗的杯具开始,还是影片故事的结束呢?其实眼泪不需要同情,我们的眼泪即便流干了恐怕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上很多深层次的东西,有些东西甚至你无法触及!《海洋天堂》的感人至深,恐怕单单凭一部电影,还不能够挽救中国的医疗改革。
记得很小的时候,在村子里的墙壁上到处有会见到这样一句口号:“穷则思变要变要革命”发人深省。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医疗改革如果不来个“深入骨髓的移植性变革”是解决不了根本性的东西的。骨髓移植是高费用、高代价的手术,如同中国根深蒂固的医疗体制一样,必须深挖骨髓才知痛处的要害。否则,又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解决任何实际性问题。
导演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在“弱势群体,你们的出路在哪里?”这一问题上,有诚意却无实力,这一问题不是一部《海堂天堂》可以解决的,尽管李连杰那句话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福利院嫌他太大,养老院又嫌他太小!”吾中国地大物博,竟然没有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栖息之地,这#p#分页标题#e#不得不说是社会的一种悲哀!可悲的是这样一个结局需要良心发现的导演来事先给安排好了:“私立机构和父亲的工作单位共同承担守护儿子的责任”。这样的解决方案,也仅仅是站在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国的个人情感色彩上考虑更实际的问题,完全是个体行为,而不是社会责任。
但是中国医疗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导致了消极的社会与经济后果。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或者说是中国问题,对待这样的问题不能浅尝辄止,《海洋天堂》式的杯具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提醒,或者说这个善意提醒能够再次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的话,《海洋天堂》独善其身的呼吁性目的也就达到了。
潇彧倒是很想建议或者说是呼吁那些吃着皇粮的医疗相关部门的领导们,也应该走进影院,用这种《海洋天堂》式的浅尝辄止,来引发其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思考,在未来改革中都需要给予弱势群体充分的关注:没准像大福一样的孩子还会有更多的生活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潇彧很喜欢《海洋天堂》这个电影的名字,这样一个美丽无瑕疵的名字,有着与电影《深海寻人》般的浪漫。只是在这样一个影片题材用上这样浪漫的名字,潇彧倒是觉得这正是导演薛晓路对这个社会医疗体制的绝妙讽刺。病榻里的人或者生命即将终结的人,最最渴望的就是见到大海的那种感觉:汪洋一片,忘记所有的烦恼忧愁。但是天堂是美的象征,也是死亡的暗示。当《海洋天堂》这个名字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这多年来的医疗体制隐患如果真能解决弱势群体的时候,那应另当别论了!
《海洋天堂》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题材的写实影片,挖掘到社会深层砥柱性的东西,对残疾群体的漠视需要从社会各个方面去努力,才能达到最终的社会和谐。往往越是更透彻、更犀利的把东西说出来的时候,相关组织和管理医疗体制执行的偏差可能会小一些。医疗卫生事业是非常复杂的,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且在筹资、费用给付、实地建设等等很多方面还有非常多的技术性问题,这些在未来改革中都需要给予充分关注和验证。但愿影片《海洋天堂》所映射出来的只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社会现状,能够给相关部门上一堂生动的“体验课”,将思路性的建议逐步提到日程上来,毕竟医疗体制改革是长久之计,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探索,使之进步完善,真正服务于人类。倘若如此,《海洋天堂》的真实目的和社会意义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