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社交新教法
即使檢測出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人數逐漸增多,發展社交技巧對他們來說依然是不變的需求。據統計資料顯示,如果自閉症學生能有效地與人溝通,他們就能在課室中,甚至在日後的職場上得到成功。
據《每日科學》報導,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Missouri)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套社交技巧課程及虛擬教室設施,可以協助教育工作者滿足人數日益增長的自閉症學生需求。
密蘇里大學教育學院特殊教育教授珍妮‧史迪奇(JanineStichter)和她的團隊,在美國教育部教育科學學院撥款贊助下,發展出一套社交課程,應用於課後輔導得到成效後,現正融入學校日常活動中進行實驗。
史迪奇的課程針對自閉症譜系障礙者特殊需求及行為特徵設計,教師可以在小團體中給予個人化的指導,優化介入反應。
「自閉症兒童有三個重要缺陷:溝通困難、行為重複以及社交能力缺乏。」史迪奇說:「社交技巧對溝通有很大的影響,是畢業後的重要表現。雖然有一些社交課程可供選擇,但它們並沒有針對自閉症學生的特徵,提供適合內容。在密大我們發展符合各別需求的介入模式,就像醫生治療癌症一樣,不會拿一種醫療模式來治療全部的癌症。」
高功能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通常具有決定、管理目標、理解別人感情、和規律情緒障礙。史迪奇的課程著重在讓學生認知臉部表情、分享想法、與人輪流、發掘感情與情緒以及解決問題。
「這意謂著父母們可以不必不斷地找尋適合他們孩子的課程。提升社交技巧課程是一種發展趨勢,但父母們很難決定是否適合孩子。這個課程結構清楚,父母馬上知道課程適合孩子對孩子有益。」史迪奇說:「同時,這也創造一種模式,讓課程可以融入學生整體教育經驗中,而不只是加在學生的課表中。目前,參與試教的特教老師對綜合課程及學生表現都很滿意。甚至一般教師也建議,秀出更多模式,讓他們可以運用在所有學生身上。」
這個研究的終極目標是替每個社交有問題的學生設定學習流程,包括:繼續發展以網路為基礎的虛擬學習環境,讓全國各級學校可以使用。史迪奇與資訊科學與學習技術研究所暨教育學院教授詹姆士‧拉法葉(JamesLaffey)一同合作上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