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这些细节改变孩子命运

作者: 更新时间:2005-04-17 点击数: 百度一下

训练孩子韧性,培养个性和自立精神;孩子面前要有“忌语”;用爱心矫正孩子的不良倾向

多一点“韧性”训练
培养孩子意志品质
    虽然“任性”和“韧性”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培养出来的孩子其命运可能就会有天壤之别。
    教育学专家认为,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独立性增强了,不可能像小时候那样百依百顺了,他们总想脱离家长,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有时对家长的限制表示反抗,这是正常的。家长要适应孩子的发展变化,给他们一点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允许一定的“任性度”,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如果家长无视孩子的具体情况,要求孩子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绝对服从家长的支配,那么孩子“任性”没有了,可“韧性”也没有了,这样要求的结果只能扼杀孩子的个性,使孩子成为一个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的人。我们应该分清“任性”和“韧性”的界限。“韧性”是坚信自己的做法正确,无论有多么大的困难,也要坚持下去的一种顽强精神的表现。意志坚强,是良好的品质,家长应该予以支持,而“任性”则不同,它不分是非,固执己见,不愿受任何约束,是缺乏控制自己的能力,又不听劝告的一种表现。

借用国外教育经验
培养孩子自立精神
    “妈妈,帮我穿上衣服。”“爸爸,给我系上鞋带。”如今社会上有不少这样的“小皇帝”,他们在家里已经非常习惯地对父母这样呼来唤去、发号施令。“其实,孩子要成为一个具有开拓精神、能够自食其力的人,父母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就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教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一位多年从事儿童教育的专家告诉记者。她列举了美国、瑞士、日本等国家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美国的父母要求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面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瑞士的女孩子一般初中毕业就去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学习。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长期依赖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日本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面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勤工俭学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孩子爱生气怎么办?
用幽默控制孩子情绪
    一位儿童心理医生将孩子分为非常敏感型、专顾自己型、好斗型、漫不经心型、灵敏型五种类型。他认为,每一种类型都可能是健全个性发展的一部分,但是,发展到了极端,就是种挑战。因此家长有必要弄清楚你孩子的类型,才会把挑战转化为力量。从幼儿到老人,我们无一例外都会有自己的脾气,但是,如果一个人不学会控制他的坏脾气,那么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就会伤害朋友,破坏感情,甚至更糟。儿童心理专家建议,孩子要从小学会控制自己的坏情绪。
    孩子在发怒时,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你可以生气,但是不可以伤害别人或者拿别人的东西,把孩子带出那种“一触即发”的环境,并试着分散他的注意力。
    如果在这样的交谈后,孩子还是要发脾气,建议暂时不要理睬孩子,站在孩子附近,但是不要介入,让你的孩子明白你不会被他的怒气所控制。
    家长也可以教孩子一些消除压力和怒气的办法。比如:到操场去打篮球、扔东西和小狗小猫玩、或者画一幅孩子生气时模样的画给他看,转移他的注意力。
    专家建议父母要充满幽默感,放弃那种想要全面控制孩子的冲动。当然,也可以制定一些条规,比如:不许大喊大叫、不许用暴力、不许说侮辱人的话等。若违反条规,则作出相应的惩罚。比如取消星期天去公园的安排,减少孩子的零花钱等。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亲一定要有耐心和毅力进行下去,因为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非常有益处。

不要轻易地否定孩子
用鼓励建立他的信心
    轻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是非常可怕的。“傻、呆、笨、坏”,在孩子的心中是最严厉的判决,无情地将他们变成了一个家庭或学校的“另类”,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世界也会变得一片灰暗。
    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列入“笨孩子”之列,但他母亲一直在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终于,爱迪生成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我们许多家长缺少发现,缺少培养的方法,而使“天才”与自己的孩子擦肩而过。

孩子虐待小动物
用爱心教育来矫正
    一位家长最近向记者反映她的孩子存在一种“怪癖”,总喜欢虐待家里的小动物,不是把小狗的腿打断了就是把小猫的毛烧着了,而且以此为乐。她非常担心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性格凶残,可是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
    记者就此情况采访了有关儿童心理学专家,他们认为,儿童虐待小动物的行为实际是孩子心理障碍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发泄心中郁闷、缓解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人具有攻击和破坏的本能,当他遭遇心理压力和挫折境遇时,就可能重新激发他的侵犯动机,出现攻击性。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对侵犯者还击时,往往会找一个“替罪羊”发泄一通。
    专家认为,孩子的精神压力一般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对新环境新生活的不适应;二是学习压力转化为攻击行为;三是家教过严造成孩子心理紧张;四是家庭不和,孩子感受不到父母亲的温暖。
    纠正孩子虐待小动物的“怪癖”,专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查找造成这种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是哪种压力造成的,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去减轻、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二是对孩子加强爱心教育。讲述小动物的可爱,动物对人的益处,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引导孩子友善地对待它们。
    三是对孩子多些关心和爱护。如学习方面的困难、同学之间的交往、个性发展的需要等等,只有沐浴在友爱的阳光里,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长。
    四是适当使用奖惩手段矫正不良行为。对少数虐待动物成“癖”的孩子,可以给予批评教育,使他们明确认识自己的错误。要奖惩分明,在使用惩罚时,要首先使孩子明白为什么受惩罚,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本组稿件据新华社

 

 

加入收藏
Tag: 孩子
上一篇: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二大疾病
下一篇:带孤独孩子看春天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儿童心理疾患多数是由父母心理错位引发
  • 选择特殊学校或随班就读 残疾儿童“零拒绝”入学
  • X染色体决定我们能否存在
  • 空中客车向孤独症儿童伸出援助之手
  • 自闭症学生有了自己的学校
  • 性早熟自闭症 儿童患上现代病
  • 讳疾忌医 自闭少年临阵脱逃
  • 献给孤独症儿童新学期礼物(图)
  • 国际残疾人日共享幸福阳光
  • 日本小公主疑患自閉症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