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星星的孩子”寻找快乐
2月27日上午8时多,由于刚刚下过雪,天很冷。在聊城大学东校南门前,不少志愿者在等待着,有学生,还有带着孩子的家长。门卫有点奇怪,“这么冷的天,还组织活动?”是的,这是在聊城晚报牵头下,蒲公英行动(聊城)志愿者协会和聊城大学的志愿者们,与孤独症孩子的联谊活动。
这一切——源于一个母亲的心愿
张超云(化名)是一对龙凤胎的母亲,女儿天生聪明活泼,学习成绩也很好;儿子天生有孤独症,性格孤僻,很少与外界交流。“孩子的承受能力比较弱,为了减少对女儿的影响,我没有让他们在同一所学校学习。为了更好地照顾他,我把工作都辞了。”
今年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一刻都离不开她。每天,儿子在教室里上课,张超云就等在校门外,无论寒暑。这位母亲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有志愿者陪着孩子玩玩,说说话。
经协调,聊城晚报联系到了蒲公英行动(聊城)志愿者协会、聊城大学的志愿者们以及看到本报报道的热心市民共计60余人。8名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参加了这次活动,张超云说:“我真的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志愿者来参加活动,真的很感谢。”
当天上午9时,记者见到了铮铮(化名),他在人群里显得很安静,拽着妈妈的手,两名志愿者问他什么他都不愿意吱声,妈妈让他回答,他才简单地回答一两个字。当天上午11时,参观完植物馆,志愿者牵着他的手,他很乖,没有找妈妈。后来,他又和志愿者玩起了打雪仗。记者问他开心吗?他想了半天,只回答了两个字“开心”。
参观动物标本馆时,诚诚(化名)在人群里跑来跑去。在参观队伍里,他看到了铮铮,把手里的糖塞给了铮铮,两个人没有言语的交流,但他们都笑了。
这活动——就是让孩子更加快乐
本次活动主要有三个场所:参观动物标本馆,其次是天象馆,最后是植物馆。蒲公英行动(聊城)志愿者协会会长苏金生告诉记者,“我们本来打算还要带领孩子们在操场上做一些游戏,但是天气不好,所以这些活动就暂时取消了。”
“我给他们带了礼物,是我画的一些画。这些画是我八九岁时画的。”12岁的志愿者贺庆媛小朋友告诉记者,她把自己平时的得意作品带给了这些孩子。“我们学校每年都会组织这样的活动,不过这次接触的小朋友比较特殊。我们希望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点快乐。”聊城大学绿野志愿者协会部长娄磊这样告诉记者。
参观天象馆时,由于馆内比较暗,一个孩子闹着要出去,志愿者只好让他先行离开。讲解员宫伟带着歉意说:“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孩子,考虑得不是很周全,下次我们一定会征求家长和孩子们的意愿。”
高群是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心理咨询师,也是参加此次活动的志愿者。她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医院接触的孤独症孩子相对比较少。相对正常孩子来说,这些孩子在思维上或有障碍,但他们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有的语言理解能力比较强,有的对数字比较敏感……”被问及参加这样的活动是否对孩子有所帮助时,高群表示,“这会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对他们的病情有一定的帮助;同说,这些孩子在思维上或有障碍,但他们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有的语言理解能力比较强,有的对数字比较敏感……”被问及参加这样的活动是否对孩子有所帮助时,高群表示,“这会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对他们的病情有一定的帮助;同时,需要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照顾,减少对他们的偏见;更重要的是要定期治疗,接受专业性的指导和训练。”
苏金生告诉记者,和孤独症孩子接触这是第一次,因为没有经验,他觉得某些细节不够完美。他们会长期开展针对#p#分页标题#e#孤独症孩子的活动。“孩子刚来的时候,直往我怀里钻,现在还和志愿者牵着手,这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在活动结束时,天天(化名)拉着一名志愿者的手不放开,非要志愿者陪着打雪仗,不愿意离开。□文/图见习记者陈婧李贤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