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探索
每年4月2日为“世界孤独症关爱日”。孤独谱系障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了街头巷尾大家谈论的主要话题之一。
4岁的孤独谱系障碍儿童乐乐(化名)在祥云之家“融合教育”已将近2年。每天他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和社区的流动儿童一起学习生活。机构老师每天上午还会针对乐乐的发展情况开展1-2小时个别化教育训练,通过“开小灶”的形式培养乐乐的注意力及沟通能力;还专门组织流动儿童与乐乐一起进行小组游戏活动,以培养乐乐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升入小学做准备。
“孤独谱系障碍儿童多被普通幼儿园拒收,有的进入特殊教育机构,有的散居在家。在幼儿园环境与普通孩子为伴可激发孤独谱系障碍儿童潜能,促进其语言、行动、交往能力的开发。”祥云之家教师杜凤芹说。
为保证孤独谱系障碍儿童适应并融入流动儿童生活、成为班级教学活动的主体,机构为他们配备“一对一”特殊教育教师或康复治疗师,实施更完整而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计划。
杜老师介绍:机构采用首创“抚摸游戏治疗”和被世界公认为有效的美国应用行为分析(ABA)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等方法,开发孤独谱系障碍儿童的语言能力、通过抚摸游戏治疗,促进孤独谱系障碍儿童情感发展,改变其心理行为方式,帮助他们开口说话、听懂指令、实现生活自理。孤独谱系障碍孩子在祥云之家接受专业康复训练后,生活基本实现自理,毕业时可进入特教机构继续学习,少数甚至可以升入普通小学学习。
机构负责人介绍,祥云之家的“融合教育”这一工作模式取得成功,得益于深圳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孵化实践基地的孵化和福彩公益金项目的资金支持。机构接下来将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另觅1-2个城中村开设融合教育班,为有需要的特殊儿童和流动儿童提供优质的社区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