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云南自闭症儿童接受康复现状堪忧

作者: 更新时间:2011-06-03 点击数: 百度一下

自闭症儿童在玩耍。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5月28日,蒙多贝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一场特殊的儿童节庆典上,范成(化名)用袖子偷偷抹了3次眼泪。就在她擦拭泪水时,儿子正骑着玩具气球满场跑。她试图让他停下来,但他不曾看她一眼,也不关注台上表演节目的其他患儿,自顾自地一个人玩着。

  提起儿子,范成又开始哭泣,她觉得“儿子”像把冰刀直直地刺向她内心最深处。“其实,我真的不奢求儿子爱我,只是希望他能活下去。有时,我真的想抱着他,一起从20层高的楼房上跳下去。”

  和范成一样,几乎所有自闭症患儿的家人,都徘徊在希望与绝望的边缘。一想起孩子的症状,如长期出现语言发育迟缓、态度冷漠、与人不亲近、持续怪异的玩法……大多数家长都会紧锁眉头、不停地叹气。

  难解的“自闭症”之谜

  目前,全球自闭症患者已经超过世界3大疾病艾滋病、癌症和糖尿病患者的人数。据台湾相关机构2009年度统计,自闭症病患发生率占新生儿的1/150,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此外,统计显示:男女患者比例为5比1。

  由于患儿在语言、思考、认知和社会互动方面存在“质”的缺陷,不少人认为自闭症属于精神疾病或者智障。范成就曾因婆婆嫌弃她生了“傻儿子”,差点选择轻生。她说,周围异样的眼光和孩子的表现,时时刻刻提醒着她和丈夫:孩子就算不是傻瓜,也和傻瓜差不多。不过,随着儿子越来越大,家人已经开始接受“自闭”的现实,慢慢地,将注意力转向了孩子的康复和治疗。

  “对我们来说,最想了解儿子的病因。”范成说,只有“对症”才能“下药”。起初,范成家人以为自闭症与抑郁症一样,属于精神上的“小感冒”,经过治疗和心理干预可以恢复。“然而,当我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崩溃了,觉得儿子废了。”如果他不会说话、不与人沟通交往,甚至从来不会看你一眼,那他还是“人”吗?

  “我居住在地球上,可我找不到人类。因为我是外星人。”27岁的自闭症患者陈毅雄,在《遥远星球的孩子》中如此形容自己。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电脑与电脑之间的关系信息输出或者输入。更多的是一种机械化的交往,而非人性的关怀。自闭症患者,把自己的灵魂封闭在“自己”这个冷酷的世界,而非身处的现实世界之中。

  “其实我是存在的,只是你们看不见!”一位台湾的自闭症女孩向世界表达自己的存在感。

  当记者试图抱5岁的嘟嘟,他看了身旁的爸爸一眼,然后跑开了。一会儿,他折回来指着记者手中的矿泉水,“啊啊”地叫了两声。当记者问他是否喝水,他点头。喝完水后,他笑着拍了拍记者的胳膊。

  嘟嘟的爸爸陈先生介绍,嘟嘟会对你笑,偶尔也希望你抱他。与蒙多贝其他的孩子相比,陈先生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他说:“起初无法接受孩子的不理不睬,以为他没有情感。可是慢慢地,我们发现,他对爱是有感知的。家长要很细心,用心去接纳、去探寻孩子的内心世界。”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当音箱响起来时,许多孩子将自己的双耳捂住,有的孩子开始哭泣、大声尖叫或者离开自己的座位。这是孩子们对声音大、人多做出的烦躁反应。他们并非对外界环境完全不理睬,只是用他们的方式与世界“对话”。

  特教陈晓云在谈到苹果男孩邱邱(一个喜欢吃苹果和番茄,而且手中离不开线的孩子)时表示,每次特训课时,只要邱邱看着陈晓云,她都会给孩子鼓励的眼神并加微笑,同时还会和他聊线的玩法,课间坚持用手拍拍他。“有一次受委屈后,邱邱主动想让我抱他,他是有情感需求和反应的。”

  倡导全社会的可持续性关注

    有康复较好的患者呼吁全社会对自闭症族群的关注。而有专家表示,#p#分页标题#e#在孤独症的族群中,能具体表达自己的人不到千分之一;更多的声音,从来没有被听见过。

  在我国,自闭症被列为精神残疾范畴。市残联康复处处长白女士表示,对于昆明来说,“自闭症”虽然是个新名词,但随着自闭症患者的人数与日俱增,自闭症已不仅是家庭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了。

  范成说,由于儿子需要全天候的照顾,目前家里只有丈夫一个人挣钱养家。“蒙多贝所有的孩子,都有家长全天陪读;目前的费用每月在1200-1800元左右。”范成介绍,对于自闭症患儿家庭来说,除了沉重的精神负担,还有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海洋天堂》中的电影台词“孤儿院嫌他们老,养老院嫌他们小”,“我们死后他们怎么办?”是范成们内心焦急的真实写照。

  谈及自闭症患者的“康复”问题,康复中心主任李孝峰说,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能独立生活就算“康复”了,但这样的比例目前也不到百分之十。他说,自闭症能否康复关键在于社会能否为他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和生活环境。由于自闭症是脑功能发育不全导致的系列障碍,目前尚无有效的医疗手段。早发现、早干预,通过特殊教育不断弥补自闭症儿童的能力缺陷是国际公认的最有效方式。消除对自闭症的歧视和无知,而非消灭自闭症;更加宽容地接纳自闭症作为人格特质的一部分,尊重人的多样性,回归人性的价值观。

  目前,昆明万余自闭症儿童中,能进正规康复学校学习的寥寥无几。收费高、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是他们面临的困境。针对自闭症患儿开设的特教学校,云南省仅有蒙多贝一家。市残联白女士感叹,由于自闭症病因不详、资金缺口较大、特教学校的举步维艰以及人们对自闭症的偏见和不了解,导致自闭症患儿救助愈发艰难。

加入收藏
Tag: 社会认知 持续关注 入校学习 康复训练 自闭症儿童
上一篇:网映《小熊维尼》票房捐助孤独症儿童
下一篇:自闭症儿童与丑小鸭亲密接触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世界卫生日:珍爱每一位母亲和儿童
  • 沈城首批三岁以下儿童中心昨成立
  • 利培酮(维思通)治疗儿童少年孤独症的短期和长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孤独症从遗传起因上找到突破
  • 关于如何面对孩子入学后的一些问题
  • 看手指长短可知生育能力
  • 世姐关琦曾患自闭症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治愈
  • 孤独症儿童教育的立法问题
  • 16名智障儿去向何方
  • 10岁孩随口能说“星期几”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