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八年抗战 六旬老人为给自闭症孩子撑起一片天

作者: 更新时间:2011-10-14 点击数: 百度一下

  走进温江金马场镇的五湖街,越往里走越是幽深。走到街道的尽头,才看到一幢破旧的楼房,铁门上竖着六个字,“北斗星亲子苑”。六旬老人田光华,也是这所学校的创办人来到门口,将铁门上的锁取下来迎记者进去。一楼有一个班的小朋友正在户外上课,乍一看上去,这样的场景跟我们平常见到的幼儿园没什么不同,但是,这些孩子都是自闭症儿童。

  怀着好奇的心记者仔细观察:老师正在带领大家拍着手唱儿歌,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跟着老师拍手,但他们的动作明显比较迟缓,嘴里唱的也不大清楚。剩下的孩子,有的心不在焉地玩着手指,有的茫然看着四周,他们脸上没有表情,眼神空洞,沉溺在自己的世界。

  记者在现场

  “坐得住”训练

  跳舞、坐着观看要交替练习

  虽然采访之前曾做过功课,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自闭症儿童,记者的内心还是很不平静。怀着这样的心情,在田光华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正在上课的几个教室。

  在一个挂着“感统觉训练”的教室内,小朋友先是在小凳上坐成一排,老师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跟着老师跳舞,另外一组坐着观看。一轮结束后,两组交替角色继续进行。每次孩子做得比较成功,老师就会与孩子用大拇指相碰表示肯定。

  田光华说,跳舞可以训练孩子的模仿能力,坐着观看是训练“坐得住”的能力。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他们跟周围的环境之间似乎隔着一堵看不见的墙,无法关注他人的行为并与人互动。让他们像普通人那样观看表演并鼓掌,不训练的话,根本不可能实现。

  不仅如此,孩子听到老师叫自己的名字,与老师有一个瞬间的对视并答应,与人打招呼,这些都要靠训练才能完成。

  这里有个孩子喜欢从后面使劲推人,被认为攻击性强。但田光华发现,孩子推人是跟人打招呼的方式。在训练时,老师们设置了同样的情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从后面使劲推这个孩子,并问他“如果别人这样推你,你高兴吗?”从此孩子改掉了推人的习惯,以后跟谁打招呼,他就轻轻地摸摸对方的手。

  发音训练

  老师一对一教发声

  在另一个教室里,十来个孩子坐在独脚小凳上,跟着老师练习发音。“啊……”一个个简单的音节一次次重复。

  这是在训练平衡能力和发音。田光华说,根据这些年的经验,相当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在3岁以前表现得很正常。有一对年轻夫妇带来了孩子2岁时的录像,那时的孩子活泼可爱,能唱能跳,但从3岁开始就不说话了。许多孩子都是如此,原因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了让孩子们能够重新说话,这里的老师从发声开始训练:做口腔操,练习双唇和下颚骨以及舌部的运动。

  在二楼有8个单训室,都是老师跟孩子一对一的训练。这里的孩子很多都是丧失了说话的能力,靠老师面对面地教他们做口腔操、面操,教他们发音。这些孩子或者爱理不理,或者没有力气发出声音,总之这个训练过程枯燥而又冗长。记者在旁边悄悄地看了一会儿,不由得在心里感叹: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就做不了自闭症儿童的老师。

  田光华: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

  选择

  不能看着家长们的天“塌下来了”

  “我98年才听说自闭症这种病,当时这种病的治疗在全川都是空白,所以就选择它做一个科研课题。”田光华说起跟自闭症的第一次接触。课题组有4个孩子,他们的父母见到田光华时,都“以泪洗面”。对父母来说,自闭症的孩子带给整个家庭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看到这些悲伤的家长,田光华觉得自己一定要帮他们。虽然到现在为止,全世界都未能找出自闭症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但田光华相信,通过一定的训练,自闭症儿童的异常行为可以得到控制。

  在这个北斗星亲子苑里,自闭症儿童进园后经过训练,一般三个月内就能有改变,不再大哭大叫,不听指令,到处乱跑。而是能坐得住,对他人有礼貌,有简单的语言,或者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想法。

  在集体训练的教室里,每个孩子身边都有一个家长陪着。他们配合、辅助老师,帮孩子做动作或者发音。田光华说,我们在训练孩子的同时,也在教会家长成为训练员。因为自闭症孩子完全康复的几率很小,当他们离开北斗星亲子苑后,家长还要继续承担训练员的角色,使孩子保持一个较好的状态。

  辛酸

  头两年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

  田光华老师今年63岁了,但按她的状态,却不能被称为一个“老人”。她很瘦,烫过的头发披在肩上,衣着朴素,人很和善,很有精神。2003年,她从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的位子上退下来,也想过就“安度晚年”吧,然而,几个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找到她,希望能给这些孩子一点帮助,就这样,这个学校办起来了。

  田光华不爱诉苦。办这所学校一开始非常艰难,好不容易才在比较偏僻的温江金马找到一幢三层楼的旧房子,头两年花去了她和老伴所有的积蓄,甚至连自己家里的家具也搬到学校……这些都是记者听别人说的。田光华自己说,她已经不愿意去回首那艰难的开始。毕竟从2005年开始,学校就上了轨道,现在也运转得比较正常了。

  团队

  有坚强的团队和社会各界的爱心

  然而,对于这些难以沟通的“另一星球的孩子”,训练他们是艰难的。田光华说,“多亏我有一个坚强的团队。”

  在北斗星亲子苑里,有15个担任教学的老师,她们全是20-30岁的女孩子。田光华说,一开始招老师的时候走过弯路,招过南京特师的本科生,但她们在这里待了1个月就离开了。

  后来,田光华开始从温江本地招老师,有幼儿师范毕业的,有学特殊教育的,甚至还有高中毕业的。选老师的标准是要有“三心”,爱心、信心、耐心。田光华说,学历可以再进修,没有“三心”的话,无法胜任这个工作。

  现在,这支团队很稳定,田光华的事业并不孤单。而社会各界的爱心,也让她备受鼓舞。“西南财大温江校区有两个义工协会,每天都会有大学生来帮我们做事。教学的辅助用具很多都是他们帮着做的。”“有一个食品公司的老总,每年儿童节、元旦节都带着糖果来看望孩子,8年来从来没有间断。”“卖漆的公司派了员工带着漆,和老师一起帮我们刷墙。”“还有一个公司,经常在星期天组织员工过来,一对一地带孩子玩耍。”

  “并不是我一个人在做这件事。光靠我自己,也做不下去这件事。”田光华说,是所有关注和参与这件事的人给了她力量。

  忧虑

  我们无力再收的孩子怎么办

  9月16日,记者第二次来到北斗星亲子苑时,田光华正在同另一个负责后勤的老师商量,怎么把后院改造成一个供孩子们玩耍的场所。后院现在杂草丛生,潮湿多蚊虫,田光华打算把它改造成一块沙地,已经派了另一个老师去采买废旧的轮胎,为改造场地做准备。

  环视破旧的楼房、教室、楼梯和天井,田光华笑着说,我们这里很简陋吧?但我们是温江区几所3星幼儿园之一。的确,给记者的感觉是这里很温馨,孩子们玩得很快乐。

  田光华也有自己的忧虑。在她的笔记本上,记录了若干“等待入园”的孩子。北斗星亲子苑目前有15个老师,58个孩子,每个老师每天要上6节课。“因为师资力量有限,还有一些自闭症孩子被家长带着来找我们,但我们不敢收。如果孩子的数量超过我们人手可以照顾的程度,就不安全,因为很多孩子是没有自控能力的。”

  记者手记

  9月15日上午,记者在田光华办公室里,上课铃响了,本来喧闹的楼道安静下来,只有一个孩子的尖叫声持续了很久。在这次特殊的采访中,记者十分想跟这些自闭症的孩子有一点更深的接触,但这接触也仅仅只限于跟孩子说声“你好”而已。

  见到田光华之前,记者以为整天跟自闭症孩子打交道的人应该是沉重的、悲伤的。可见到#p#分页标题#e#田光华之后,在她身上却找不到这些形容词。她有一种从容的、平和的态度,让她可以在这种令人绝望的病症面前很“淡定”,足以作为其他人的精神支柱。在采访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她都强调自己“是幸福的”,因为被很多人需要,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田光华从2003年开始做这项事业,到如今已经8年。然而网上关于她的报道却寥寥可数。对于记者的采访她是欢迎的。她说,自闭症儿童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关爱,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多知道点

  自闭症 也叫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症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多见于儿童。一些患者喜欢踮脚走路、搓手转圈,会有自言自语、感觉异常、疼痛迟钝、语言交流障碍等现象。

  本报记者 李娟

  摄影 王若冰

加入收藏
Tag: 八年抗战 自闭症孩子 撑起一片天
上一篇:中美合作建立全球最大自闭症(孤独症)患者基因组数据库
下一篇:自闭症儿童冬冬流落天津 推测来自南方寻亲仍在继续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星空网视:在线函授六(在线播放)
  • 关注孩子从关注家长开始
  • 台湾从事特殊儿童教育专家马家骥来兰“传道”
  • 天津6岁男孩能背诵5年内日历专家称其患有孤独症
  • 市特殊需要儿童康复协会成立
  • 当心儿童自闭症
  • 选择特殊学校或随班就读 残疾儿童“零拒绝”入学
  • 专家认为儿童孤独症可能源自遗传
  • 爱风帆
  • 父母离异,孩子患上自闭症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语言
英国D&AD设计大奖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