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关注孩子的孤独感
没有谁比孩子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要想真正地关注孩子,充分地理解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1、我的寂寞你不知
11岁,本该是无忧无虑,在父母怀抱尽情撒娇的年龄。可是11岁的乐乐却快乐不起来,因为她告诉我们,她很孤独。
如果不是见到乐乐本人,我们很难想象在她活泼的外表下,曾经隐藏着一颗多么孤寂的心。
记者:乐乐,你知道什么是孤独吗?
乐乐:我知道,因为我曾经比较内向,我体会过这种孤独的感觉。
记者:在你的脑海里面,孤独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乐乐:就是很寂寞,没有朋友,心里有很多事情但是没有人可以诉说。
乐乐最开始有这种孤独的感觉,是在幼儿园的时候。那时她才两岁。
在幼儿园的时候,乐乐上课一般就是在发呆,下课了就绕着院子旁边那个台阶走来走去,然后自言自语,想自己的事情,在家就抱着娃娃天天对着娃娃说话。
乐乐母亲当时认为她这样也许是胆子比较小、害羞,心里没有太重视,更没有考虑到乐乐内心有孤独感。
就这样,小时候不太爱说话,却又十分文静、乖巧的乐乐,在老师、家长眼里被看作是标准的好学生、好孩子。而让老师感到优秀、令小伙伴觉得羡慕的乐乐,很难开口向身边的朋友交流内心的苦闷。表面上,她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但在她的日记里,却有着一种与她的经历和年龄不相符的忧郁,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她在日记里写到:“听着别人银铃般的笑声,看着别人灿烂的笑颜,好像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而是来自于另一个世界完全不同的陌生人。我从来不会主动去交一个朋友,打一个招呼,甚至觉得这是个奇怪的做法,很多人不理我,我的世界更加寂寞。”
虽然曾经也有一些小朋友尝试着与乐乐交谈,可是他们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乐乐织了张透明的大网将自己封闭了起来,无论小伙伴怎么努力,乐乐总是不冷不热,他们始终没有办法走入乐乐的内心世界。
从来不问,从来不说,内心的不快失去了宣泄的途径,乐乐一直用外在的优秀,掩饰着内心的孤独。整整三年,乐乐没有一个朋友,寂寞地度过了,没有一丝留恋。
离开幼儿园,乐乐母亲并没有直接把乐乐送到学前班,乐乐母亲发现双语班的教学方式比较活跃,气氛比较好,老师也很好,就把她送到那里去了。
让人欣喜的是,在双语班学习的这一年里,乐乐竟慢慢地走出了自我封闭的世界。
在双语班的时候,乐乐第一天去上学,大家都在看书,她一个人很内向,坐在那里不知道干什么,就有一个女孩子递给她一本书,说你看吧,这本书很好看,就这么一句话,她就感觉挺温暖的。
女孩的一句话,一个微笑,像一缕清新的海风拂过乐乐干涸的心灵,触动了她内心深处最温柔的琴弦。乐乐开始渴望有朋友,而双语班的所有小朋友似乎也都很了解乐乐的心思,他们总是主动与乐乐交流,并将自己最好的东西与乐乐一起分享。不久,乐乐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最先改变的就是她开始在课堂上发言,慢慢地她感觉“老师其实并不排斥我”,也就渐渐地变了。
不难看出,一个很偶然的因素让乐乐愉快地度过了一年的生活,同时她也意识到朋友的可贵。然而,进入小学后,乐乐逐渐和以前的朋友失去了联系。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乐乐一下子变得无所适从,心房被伤感与思念填得满满的,内心那堵无形的墙再一次将她和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直到小学三年级,双语班的好朋友找到乐乐,和她进行了一次很好的交流,乐乐才又开始变得活泼起来。乐乐说:“双语班的朋友也不希望我再次变成那种很孤僻、很内向,没有朋友的那种人,所以我就努力地去尝试让自己交朋友,然后我就真的交到了许多好朋友。”
好朋友越来越多,乐乐也变得越来越开朗。现在的乐乐已经完全走出了自我封闭的世界,变成了一个非常大方、优秀的女孩子。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乐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朋友的鼓励和支持。
然而,当我们问到她有没有想过将自己的这些感受告诉父母时,乐乐是这样回答的:“也想过,但是我更希望的是和同龄人倾诉。因为他们可以真的站在和我相同立场,用跟我对事物的看法相同的一种角度来跟我说话,这样让我感觉心情非常愉快,父母他们就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他们的角度来看我的问题,我们的立场有时是对立的,所以就会起些冲突。”
在生活中,和乐乐同龄的这些孩子是否有着和她一样的想法呢?在对60名11岁到16岁之间的中小学生进行的随机调查中,记者发现80%的学生不愿将心事告诉父母,65%的学生认为家长并不了解自己的需要,也不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父母只知道一味地压着他们学这学那,而这让他们感觉很累很累。但是这些父母,同样也有着自己的苦衷。
乐乐母亲告诉我们,平时也还是注意了要和孩子多交流,但是有时候工作忙一点,工作中自己也有压力,回家以后脾气也不是太好,在引导和与她交流方面还是不够细致和耐心。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家长最希望能掌控自己孩子的一切,他们认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较好地为孩子把握未来。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家长更多地是关注到了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结果是家长希望能较好地把握孩子,而孩子却一天比一天陌生,一天比一天离他们远去。德国一个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没有谁比孩子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因此,要想真正地关注孩子,充分地理解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2、让孩子走出孤独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医学教研室主任 苏林雁
孤独症和孤独感的区别孤独症是一种病,一种大脑的发育障碍,是由于大脑发育不好而造成的,它出现一些人际交往的障碍和语言表达的障碍,另外就是一些刻板重复的行为等等。
孤独感只是一种孤独的感受,就是觉得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同情,有话没有人说,没人玩,非常苦闷的这样一种感受,它不是病。
孤独症是一种很少见的病,它的发生率很低。但有孤独感的孩子就很多了,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中没有兄弟姐妹可玩,再加上现在都是独门独户,不像以前大家都在一个大杂院里可以有好多好多小朋友一起玩,而且父母总是让孩子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还有的父母怕孩子出去后被人欺负,或者是学坏,出于这样一种过度保护的心理,所以不太愿意鼓励孩子到外面去玩,所以孤独感跟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重视孩子的精神世界
有很多家长会说,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你看吃得多好,穿得多好啊,怎么还会有孤独感呢?
其实吃得好穿得好只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但是心理的快乐可能是更重要的,我们作父母的现在在物质上能够很好的保证孩子,但是实际上人的需要不仅有物质上的需要,还有心理上的需要,例如跟同学交流的共同喜悦,胜利的满足感,还有实现自己价值的一种成就感,像这种东西就不是几个糖啊、好吃的东西呀或者穿了一身漂亮衣服所能达到的。
现在父母对孩子的精神世界注重得不够,所以许多孩子有话都不愿意跟父母好好说。乐乐非常幸运,因为她走出来了,自己克服了孤独的感觉。其实大多数内向的孩子也都是能够融入社会的,只是少部分由于境遇不佳,或者是没有遇到好的朋友或同学,或者是自己也不善于开放自己,最后永远孤独下去,这对他将来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
内向,孤僻,心里有苦闷也不跟人家说,缺乏宣泄的渠道,大家也可能不接纳这种孩子;什么事也不说,整天闷在那里不做声,人家跟你说话也不理,那么人们将来也会不接纳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就越来越跟社会格格不入,当碰到一些挫折之后,就不会求助,假如受到一个什么打击,不愿向爸爸妈妈倾诉,不愿找同学老师帮忙,那就很容易产生崩溃,这种内向的、孤僻的性格,很可能是将来发生精神疾病的一些前期的因素,例如我们看到很多小的时候比较内向的小孩,在青春期、高考等等这样一些压力下,就可能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甚至发生精神分裂症。
让孩子愉快
我们生下来一个孩子,就有义务把他(她)教育好。这个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知识的教育,一个是成长的教育,怎么使他长大后更适应社会,现在有一种说法,智商只是成功的20%,而情商也就是心理素质占了成功的80%。
我觉得我们的现代教育有一种不太好的倾向,就是过分注重智力的培养。从小把孩子送书画班、钢琴班、英语班、奥数班,个个父母都抽出了自己的宝贵时间,但是谈到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使他的心理健康成长,父母就觉得自己工作很忙了,没有时间去管他了。实际上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就可以做到。例如说,很小的孩子你就可以问问他,你今天快乐吗?这么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这就是培养愉快心情。如果孩子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他就不会孤独,不会苦恼,不会觉得谁也不理解我。
另外,每天父母再忙都要跟孩子玩,就是说你要理解自己的孩子,有的小孩子一点点大,拿着一个小小的数码宝贝,说妈妈我这个可好了,妈妈却说,这有什么意思,自己玩去吧。我们要懂自己的孩子,就要晓得孩子为什么喜欢这个小小的数码宝贝,这个东西什么地方吸引他。你可以跟他一起玩,你了解这个东西的奥秘,才能引导他。
很多父母一回来就问“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考试了没有,成绩怎么样?”这样问了几句,就觉得是关心了孩子,但是实际上,孩子在学校里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苦闷却不知道。例如孩子在学校里可能犯了一个什么小错误,被老师批评了,回来后他一肚子委屈,一推门进来就哭了。那么当然爸爸妈妈就问啊,今天什么事?好,孩子讲了以后,爸爸妈妈按照自己的理性一判断,觉得孩子不对,也帮着老师把孩子骂了一顿,那么下回这个小孩再受了委屈回来,他肯定不会再和父母亲进行交流了。
当父母的在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呢?首先要倾听他的苦恼,听他哭诉一顿,他一腔苦闷总得有个宣泄的地方,哭完以后,他的心情都会轻松一些。然后帮他分析,你这事当时做的动机是什么,是什么东西驱使你这样做了。那么你现在觉得,哪些地方是不对的?如果下次再碰到这个情况的话,你怎么办?如果父母这样做,这个孩子就会比较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