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孩子玩ipad可能会诱发自闭症

作者:篮徒 更新时间:2012-05-18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前几年,让父母们揪心的是孩子通宵达旦在电子游戏厅流连。如今,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让孩子们开始和这些新“玩具”形影不离,而且有年龄越来越小的趋势。

  iPad成了“电子保姆”

  去年,浙江一个幼儿园曾进行了一场引人关注的防拐演练,说它引人关注,是因为在所有物品中,iPad对孩子的吸引力远大于零食和玩具,全班36名小朋友,竟有10名被iPad“骗走”。iPad对孩子的吸引力何以这么大?

  一个工作日的中午,记者来到某苹果体验店,几个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正摆弄着iPad样品。一个3岁左右的男孩很喜欢一个小熊的游戏,他虽然不懂游戏规则,但看到色彩鲜艳的画面、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就忍不住去拍屏幕。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小家伙乐此不疲。

  沈女士抽奖得了一个iPad,很快,她就发现这个小板子有了一个很大的功能:哄孩子。原先孩子爱哭闹、不好好吃饭,自从玩上了iPad,自己窝在一个角落里,变得特别安静、听话,让她省心多了。

  孩子如此迷恋电子产品,引起了专家的关注。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告诉记者,他们在当地做过一个小调查,幼儿园几乎一半孩子家里都有iPad。他们玩的内容主要包括画画、游戏等。孩子玩的时候,会变得非常安静,因此很多父母还很开心,似乎家里请了个“电子保姆”。

  孩子变傻还是变聪明了

  自从iPad成了沈女士儿子的玩物后,孩子的奶奶就经常和左邻右舍夸耀:我们家孙子可聪明了,切水果、打地鼠一学就会。可是,教育学专家却对这种“开发智力”的方式表示出深深的忧虑。

  杨雄告诉记者,上海曾经在一些学校尝试“电子书包”,就是用iPad辅导教学,引起了很大争议。“看上去好像很先进,但这样做对于孩子的认知、计算等能力的培养不但无益,还有害处。”

  “iPad那种多窗口、多界面的形式,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杨雄说。之所以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差,和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大关系。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专一性,他们才能坐得住,踏踏实实地学习,对将来走进职场也有好处。

  杨雄说,以iPad为代表的电子产品,里面的设置、游戏等内容,其实是为成人设计的。比如,我们小时候都要背唐诗宋词,即便不太理解其含义,但锻炼了记忆能力。而这些电子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海量的信息存放,所以孩子们都不需要背,手指一点就什么都有了,时间长了记忆能力很难提高。还有,我们小时候都训练过加减乘除的心算,可现在只要按键,就能得出答案,时间长了孩子的计算能力得不到提高。小孩子通过书写可以提高耐心,锻炼把握性和平衡性,提高动作的精确度。现在用手一划,相应的画面就呈现出来,简单易上手,却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最令人担忧的是,沉迷于电脑的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得不到提高。”杨雄说。“电子产品是没有生命的,是虚拟的。孩子们应该走进大自然,多和小伙伴接触,锻炼交往能力,而这些在虚拟空间是体验不到的。”此外,平板电脑对很多不富裕的家庭来说,还算是小奢侈品,盲目给青少年购买,会在孩子中间形成攀比的不良风气。

  解放军总医院儿科主任邹丽萍教授表示,目前孤独症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孤独症的特点是无法与人沟通,思维刻板。其病因有遗传方面的,也有环境因素,其中不排除过早使用电子产品所带来的影响。

  邹丽萍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间交往本来就少,容易孤僻。如果孩子有孤独症倾向,尽早矫正,还有缓解的可能,但扔给他一个iPad,就好比给一棵长歪了的小树再挂一个书包,只会雪上加霜。”

  孩子身边的“健康杀手”

  小学生毛毛上个学期评上了“三好学生”,父母给他买了个iPad作为奖励。后来,父母发现他看电视的时候老是揉眼睛,带到医院一查,竟然有了100度近视。眼科医师表示,孩子玩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眼睛不知不觉就凑上去,长时间近距离的注视,会诱发近视眼。另外,手机的字很小,平板电脑的画面为了吸引人,往往做得闪烁不定,看得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视疲劳。如今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年龄越来越小,度数越来越深,都跟过早使用电子产品有关。

  除了伤害眼睛,最让专家诟病的是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问题。有关专家指出,凡是接收网络信号的电器,都有电磁辐射,包括电脑、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机、电脑的辐射属于电磁辐射的微波范畴,虽然辐射剂量很低,但长期放在身边,有积累的效应。另外,相同的辐射量,对青少年的影响大于成年人,特别是对于脑、心血管、生殖系统的影响最大。专家呼吁,别让电子产品毁了孩子一生的健康。

  英国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儿童在使用手机通话几分钟后,大脑的活动会迅速减弱。并且,手机辐射还会对孩子的听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父母应当避免给18岁以下的孩子配备手机。

  专家指导健康使用

  尽管电子产品对孩子有那么多负面效应,但身处信息化社会,电子浪潮还是难以抵挡。各方面专家为“电子产品控”的家长们提出了具体建议:

  1.孩子在两岁前尽量不要接触任何电子产品,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玩电脑、iPad每天不要超过30分钟,最好分为两次,上下午各15分钟。

  2.孩子18岁前,不要用手机。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而手机辐射对于脑、心血管、生殖系统这些重要器官的危害最大,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

  3.如果孩子一定要用手机,最好只在打电话前开,打完就关掉。手机在收发信号时辐射最强,因此拨号中和刚刚接通的时候,应让手机远离头部。

  4.家长要学会利用电子产品,激发孩子思考问题。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使用电子产品,比如陪宝宝认字、听各种乐器弹奏出的声音、和孩子一起画画等,不要下载太多的游戏,只保留1—2个益智类游戏即可。

  5.多带孩子出去玩。家长带孩子出去玩,一方面能培养亲子关系,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增加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千万不要让电子产品把孩子变成孤僻的“电子娃娃”。

  拓展阅读;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儿童发育障碍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自闭症(孤独症)的表现症状为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主要特征。迄今为止,自闭症(孤独症)查不出病因,无法预防,也没有理想的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靠矫正训练。2-7岁是训练的最佳时期。攻克自闭症(孤独症),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从2008年起,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4月2日被确定为“世界自闭症意识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孤独症)的认识和关注。

  自闭症治疗(孤独症治疗)目前只能依靠去自闭症训练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只有通过不断进行干预训练,才能使孩子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而且自闭症(孤独症)是伴随终身的,目前自闭症的原因并没有找到,所以暂时是无法完全治愈的。

加入收藏
Tag: ipad 电子产品 玩具 自闭症 孤独症
上一篇:助残日,一起行动
下一篇:说出你的故事—自闭症儿童首露心声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三成儿童遭受铅危害
  • 孤独症患儿呈上升趋势
  • 未成年缓刑人员与自闭儿童聊天
  • 广州:6成自闭症患儿家长是“高知人士”
  • 海口一离异家庭的孩子 被父亲关在家里近20年
  • 七成多动孩子没患“多动症”
  • 走近孤独症人群
  • 十岁小伢不抱娃娃不睡觉 医生:常见反应且莫操心
  • 陈梅兰 “责任感”分量原来如此之重
  • 自闭儿子5年不说话 母亲等待8年渴望奇迹出现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语言
英国D&AD设计大奖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