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自闭症儿童六一节收到礼物
“牵手用你的爱心给孩子们一个惊喜”活动的礼物征集今天已结束。活动开展十余日来,得到东莞各镇街热心读者和爱心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大家为需要关心的新莞人儿童、残疾儿童和孤儿们送上了众多节日礼物。
昨日起,本报已联合顺丰速运(东莞)有限公司派发征集来的爱心礼物。“六一”儿童节前,小朋友们将收到他们想要的儿童节礼物。
活动除了将大家的爱心礼物送到东莞需要关心的孩子们手中,还会将读者们的爱心传递到韶关山区小学,为那里的贫困孩子送上一份节日的祝福。
进展
“四点半课堂”的孩子
收到图书和布娃娃
莞城西隅社区“四点半课堂”中有一些这样的孩子,他们虽然大多从小就跟随父母从家乡来到东莞,但由于父母常年在外为生计奔波,懂事的他们就算儿童节想要礼物也不好意思跟父母开口。
而他们的愿望往往很简单,来自江西的钟辉燕想要一本阳光姐姐的书,妈妈帮别人看店、爸爸开货车的陈琼想要两本童话书,父母卖菜的黎凯乐想要一个布娃娃……这些愿望,关心孩子的东莞好心人都帮他们实现了。
29日下午5点半,记者带着本报读者捐赠的一箱儿童图书杂志和可爱公仔来到西隅社区。正在课堂学习的孩子们见到他们盼望已久的礼物送过来,都很兴奋,边向记者问好边围在记者身边等待分发礼物。
刘菲拿到自己喜欢的《单翼天使不孤单》,开心地说,“有这本书真好啊。”陈琼一脸笑容地将安徒生和格林童话还有两本儿童杂志拿在手里。钟辉燕得到了一直想要的《生命流泪的样子》和《知音漫客》,说看完要和小朋友们交换着看。
上四年级的谢佳容和黎凯乐两位小朋友这个儿童节的愿望都是得到可爱的布娃娃,当收到本报读者捐赠的两个可爱的喜羊羊,她们马上抱在手里不肯放下。佳容收到娃娃很珍惜,连外面的塑料袋都不肯拆,要等回家再拆。
当小朋友们得知他们收到的礼物都是热心的叔叔阿姨专门准备的后,马上拜托记者,替他们谢谢送礼物的叔叔阿姨。
西隅社区小朋友们收到的图书多来自于南城彭女士、柴女士和常平王先生,在这里替小朋友们谢谢你们。
顺丰速运用专车将爱心礼物送往韶关
“牵手用你的爱心给孩子们一个惊喜”活动开展十余日来,得到了众多东莞爱心人士的支持,捐赠了不少礼物。因此,除了将大家捐赠的玩具、文具等礼物送给东莞的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新莞人儿童外,本报还将热心读者的爱心传递到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长溪小学。
长溪小学位于粤北偏远山区,全校师生加起来不足百人。这个位于大山中的小学校,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都很艰苦。 今年3月底,本报策划的“粤北山区学校帮扶之行”曾连接起东莞宏远外国语学校和长溪小学的孩子们,帮他们结成“手拉手”交流帮扶关系。
昨日,本报联合顺丰速运(东莞)有限公司,将本次爱心活动中读者捐赠的两箱文具快递给长溪小学的孩子们。由于长溪小学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平时快递难达,顺丰速运特意为本次爱心活动开通专门通道,将用专车将爱心礼物送到长溪小学。
故事
爷爷爸爸身体都不好
自闭症患儿靠奶奶照顾
小俊今年10岁,是东莞启智学校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是10岁,但他看起来就像是七八岁的样子。小俊是一名自闭症患者,由于两岁确诊后无条件进行康复治疗,小俊现在生活不能自理,也不会说话。
小俊长得虎头虎脑,眼睛大大的,但几乎从不正视他人。记者采访中,他在小凳子上坐着,玩旁边的识字卡片。不到十分钟一叠卡片被他弄散乱在地上好几次,要不是旁边接他放学的奶奶阻止,他还想把卡片撕烂。
现在,小俊和年过七旬的奶奶和爷爷,还有爸爸生活在一起。可在这个家里,唯一能照顾他的只有奶奶,因为爸爸患有精神分裂症常年要吃药,爷爷以前身体不错但去年遭遇车祸,现在连走路都困难。
奶奶说,小俊的妈妈在他出生后不久就离开了家。小俊两岁时还不会讲话,家里人带他去看病,才知道患的是自闭症。那时,家里人甚至不知道自闭症该怎么治疗,也因此耽误了小俊治疗康复的时间。现在,小俊10岁了也不会讲话,每天上厕所都要人提醒。
“他还喜欢乱吃东西,干净的不干净的,看见吃的就很激动,喜欢吃。”奶奶说,小俊吃东西也要人喂。除了生活不能自理,小俊还喜欢乱扔东西,家里经常被他闹得乱七八糟,有时晚上也不能安生,奶奶为此经常睡不好觉。
小俊的爷爷每月有两三千元的退休金,一家人都靠这笔钱生活。每天,72岁的奶奶都会接送小俊上学,有时他也乖乖的,但几乎不与人交流。
小俊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了,前段时间腰腿都疼,还去医院看了病。“我们都老了,他以后怎么办。”奶奶不怕照顾小俊辛苦,但最担心的是这个孩子的未来。
小俊背着的小书包已经磨烂了边,衣服虽然不新但干净整洁。这个儿童节,本报送给小俊的礼物是,读者捐赠的崭新书包和摔不烂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