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考,关注“星妈”的愿望
老师在为学生高考助威
每一位妈妈都有一个不约而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特别是孤独症儿童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也能够更加的优秀,而这所谓的“优秀”几乎可以全部用学习来代替。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每年都重复着这样的道路,可是每年仍有那么多孜孜学子在这一天步入那一座座神圣的“殿堂”——考场。看着那些正常家的孩子一个个期待许久的眼神而又紧张兴奋的心情,自闭症儿童的妈妈心里是什么滋味,谁想过?每个孩子走在这样一条艰辛的路上必然承载着很大的压力,就像是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路一样,同样有着不可诉说的辛酸。这一刻他们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一天也能够踏上这条几百万孩子家长的共同心愿之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骄傲的走向考场,那将是一件多么值得孤独症妈妈炫耀的一件事啊!
记得前几日有这样一位孤独症妈妈告诉我,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较轻度的自闭症儿童,孩子是四年前被诊断为较轻度自闭症的,有很轻微的社交障碍,喜欢独自玩耍,对父母的多数指令常常充耳不闻,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不愿意与不懂得自己的小朋友一起玩,很少参加合作性游戏。与父母亲之间似乎缺乏安全依恋关系。在运用躯体语言上同样落后,较多运用点头、摇头、手指指物等。经过四年的康复训练,目前在正常学校一年级读书,就是所谓的随班就读,上次月底考试中,数学得了75分,位于班上的中下水平,这个成绩足以让孩子的父母欢喜得掉眼泪,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孩子是个自闭症,不可能和其他正常孩子相比较,考试也能考个好分数,能去上学就已经很不错了,可是他们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步入更高的学府,接受更高的教育,虽然这是一个还没有发生过的奇迹!
在自闭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家庭的训练是极为重要的。很多自闭儿童家庭里,父母一方往往必须辞职陪孩子训练,也导致家庭经济状况恶化。因此邢女士提出,希望能出台相关的政策,比如对有自闭儿童的父母在工作上给予停薪留职的照顾,尤其是在孩子6岁前的阶段。“我一直告诉我自己,要跟孩子的年龄赛跑,这样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家庭的未来,也为了不给社会增添太多负担。”父母的性格及养育环境的好坏也会影响疾病的发展。来自父母接受过良好教育、性情温和耐心、善于学习和思考的家庭的自闭症孩子,恢复得要比父母受教育程度差、性格刚烈粗暴的家庭的孩子要好许多。家长才是最好的训练师,只有家长才能帮助自闭症孩子渐渐走出他们的世界。
目前学龄前自闭儿童大多可以在特殊教育机构就读。可到了义务教育的年龄,大多的特殊教育机构不招收,也没有相应的教学内容,而又无法进入普校就读,导致许多自闭儿童不能进一步接受教育和康复训练。有的自闭儿童能进入普校,需要家长自行和校方沟通找关系;而且孩子的程度还不能很低,有的自闭儿童家长会隐瞒孩子的情况,原因是害怕不被接纳;有的自闭儿童就算进入了普校,也因得不到相应帮助而屡遭退学。每个自闭症家庭身上都有一座经济压力的大山。“我们现在还能勉强维持孩子的康复培训和生活,等到我们老了或者不在了,孩子们仍然不能融入社会,不能工作,那怎么办?”许多家长都呼吁,政府应该给予自闭症儿童和家庭更多关注和支持。
目前孤独症儿童的发展前景随不容乐观,但是我们还是不能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去努力,因为自闭症儿童还是有希望进入普校学习的,尽管未来的路很艰难,很坎坷,但是我们为了孩子能有一个美好可观的未来,我们绝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