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儿童孤独症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昨日,宁波市政府召开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公布了宁波市“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目标到2015年,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率先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95%以上的城乡居民将有医保,并实现“城市十分钟农村二十分钟”健康服务圈。同时,卫生总费用增长控制在合理均衡增长幅度内,群众负担明显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左右。
根据实施方案,到2015年,宁波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保制度将覆盖95%以上的城乡居民,基本实现参保人群全覆盖。
95%以上的城乡居民将有医保
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0元以上,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5%以上、75%和75%左右,明显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
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筑牢基本医疗保障底线,到2015年,医疗救助人均筹资额达到14元以上。落实医疗救助政策,资助低保对象、“三无”人员、“五保”对象以及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对被救助群众个人负担的、应纳入救助范围的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70%以上,最高救助金额不低于6万元。对诊断明确、治疗有效、预期效果好、医疗费用高的重特大病种,实行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联合补偿,总体补偿水平原则上应达到90%左右。
深化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方式改革,2015年全面纳入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初步实现跨省医疗费用异地结算。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扩大到村卫生室
实施方案指出,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逐步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到2015年,全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站)达到总数的70%以上。
到2015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医生1500名以上,基本实现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新(改、扩)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400家,实现“城市十分钟、农村二十分钟”健康服务圈。
逐步取消医院药品加成政策
逐步取消医院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的经济补偿逐步调整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建立新的补偿机制。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逐步提高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的医疗技术服务价格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同时,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2013年全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都将实施综合改革。另外,引导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错位发展,重点鼓励发展专科、特色、高端的民营医疗机构,优先支持举办老年专科、妇儿医院、康复护理机构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开展妇儿老人和残疾人健康关怀行动
宁波将继续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到2015年提高到60元。到2015年,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
实施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健康关怀行动计划。开展听力障碍等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救助治疗,开展中小学生口腔保健和窝沟封闭等项目。继续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逐步提高农村贫困孕产妇分娩补助标准,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免费住院分娩。逐步提高体检经费标准,增加老年疾病相关检查项目。对60周岁以上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实行免费复明手术。逐步将残疾人基本康复项目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新农合支付范围。
今年医改
主要工作安排
在全民医保体系建设上,今年,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将稳定在95%左右,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比上年新增12万人。政府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以上,人均筹资达到460元以上。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5%和70%以上,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新农合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30%以上,并提高门诊报销封顶线。
加大救助资金投入。医疗救助人均筹资额达到11元以上。救助范围从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扩大到低保标准150%以内的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以及低收入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
全面推行尿毒症、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儿童孤独症等13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