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富二代10年收治近千名残障儿童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唱除了对妈妈的赞美与热爱。周晓丽就是这样的一个900多名残障儿童的伟大的“妈妈”,为了救治脑瘫的弟弟,她吃了不少苦。而后,他放弃家族企业的经营,毅然决然的选择和丈夫一起为这些特殊的孩子开起了培智学校。在过去的10年里,他收治了900多个患有不同程度的脑瘫、智力障碍、多动症、自闭症等疾病的残障儿童。最小的7岁,最大的22岁。他们当中,有三分之一无偿,不接受任何社会的捐助。
这所学校最引人注意之处,是周晓丽本家是一家大型彩印厂的“接班人”,可是他却结束了那家有近三十台机器、年净200万的生意,将厂房变成一家面向残障儿童的培智学校,当起了近千个智障、自闭症等儿童的“妈妈”,周晓丽也因此被称为“最美富二代”。
自闭症儿童又称星星的孩子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他们不渴望被关怀,也不关怀别人;他们不渴望与人交流和沟通;他们的一切都和外面的世界无关,他们的内心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他们只把自己封闭在这个世界里;他们不理解别人,也很少被人理解。他们没有欢乐和痛苦,缺乏的不仅仅是正常人的情感,还有融入社会的能力和自我生存的技巧。
“星星的孩子”是个美而好听的名字。可是真正的星星的孩子却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一般家有孤独儿,都会让你给整个家庭陷入水生火热之中。现在每个家庭几乎到了谈“自闭症”而色变的程度了。然而,这些自闭症家庭们却没有被自闭症而吓到,他们依然选择了与孤独症抗争。校,把自己照顾自闭儿的经验传递给每一个自闭症家庭。
不要像关掉彩印厂一样结束学校
十年来,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被送到开始班的康复中心治疗,周晓丽耐心地听自闭症家长们的“牢骚”,出生的绝望,孤独症治疗的艰辛,未来的担忧,所有的,她都经历过,并感同身受。可是到后来,周晓丽这才发现,办学校与办康复中心,完全不是一回事。康复中心是孩子治疗时来,治疗完走,工作人员每天固定时间上下班,更不需要承担照顾托管的责任。但学校就不一样了,除去治疗,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学校全要负责,还要尽量帮助他们学习。
她坦言,虽然有部分收费生,但她办这所学校并不为了盈利,她追求的是在康复中心时的那种成就感,然而这种成就感在学校里却消失了。很多次,周晓丽都自我怀疑:这么小的事情我都教不会,还能把学校办好?特别是2007年的一次孩子都是事件,让她坚强的心彻底垮了。孩子找回来了,周晓丽却觉得自己快崩溃了,她哭着对父亲说,“我不想办了,责任实在太大了,我没有能力做好它。如果孩子真丢了,可怎么办啊?怎么跟家长交代啊?”。为此,他产生了关闭学校的念头。可是父亲的一句话“你考虑清楚了吗?不要像当时停掉印刷厂那么草率地决定。”让他深深的触动,也许还可以再坚持一下,她想。
就这样,他坚持下来了,一坚持就是10多年。10年,她一路坚强走来。为千千万万个自闭症。脑瘫、智障儿童带来了希望。也希望社会能出现更多的像周晓丽这样的爱心人士,多多关注自闭症、脑瘫等特殊儿童,为这些特殊的群体奉献我们的一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