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儿童康复学位一“位”难求
42个空余学位被“一抢而空”仍有学生在等待轮候学位
昨日记者从东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获悉,今年7月底该中心将有40名学生毕业,9月3日开学时将有42个空余学位,然而截至目前,所有学位都已经确定了招生对象,残疾儿童现在即便报名也无法获得下学期学位,只能继续轮候。
“对不起,现在空余学位都已经分配完了,建议您去民办康复机构。”昨天,自闭症儿童母亲刘女士拨通了东莞市康复中心的咨询电话,却得到了这样的答复。“现在报名下学期肯定无法入读,因为有孩子从去年就开始排队轮候学位了。但0~6岁抢救性康复是耽误不得的,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民办康复机构。”专家建议没有抢到学位的孩子去民办的机构参加康复训练。
自闭症救助部的学位最为紧俏
在中心的4个部门中,自闭症部是学位最“紧俏”的。早在几个月前,该中心自闭症部的负责人就已表示,自闭症部的学位这个学期不会有空缺,该部14个毕业生空出的学位早就被轮候多年的孩子一抢而空。
新莞人所占学位比例不到三分之一
市康复中心目前近300名在读儿童中,新莞人约占1/3。而从今年起,该中心开始参照新莞人子女入读公校办法,采取积分入学机制。在同等分数的条件下,先申请者将优先获得学位。
然而,该中心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新莞人子女的入读比例,正在逐渐下降。已分配的42个学位中,新莞人所占比例不到1/3。其中,自闭症部14个学位只有1名新莞人子女。“今年以来,已有几十名非莞户籍自闭症儿家长致电咨询学位事宜,但他们今年只能失望了。”该老师透露。她坦言,“我们的学位是优先给户籍人口的。”
对此,市康复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说, “中心的学位优先安排给户籍儿童的,这样做并非区别对待,是由中心的公办性质决定的。”
收费低、师资强 公办机构成“香饽饽”
据介绍,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于2004年投入使用,是目前全市唯一一所公办、也是规模最大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目前在中心就读的近300名残疾儿童中,七成左右是本地户籍。他们在康复中心做康复,基本服务费全免,由政府埋单。对于新莞人子女的收费也较少,根据训练次数收取少量的训练费,平均每位孩子每月只需缴500元。
公办康复机构学位抢手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师资和康复效果。该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有规范的服务体系,还拥有30多名专业特教老师,均毕业自国内大专和本科院校特教等相关专业。以脑瘫部为例,去年从康复中心毕业的脑瘫儿童中有79%进入了特殊学校。
专家建议:非户籍家庭可回老家申请免费康复
对于非户籍儿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几年国家对残疾儿童出台了很多救助政策,例如“七彩梦行动计划”,投入20亿元为全国各类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康复治疗。但这个计划要求残疾儿童回到户籍所在地申请,并在当地康复机构享受免费康复。
“我们建议,如果家长长期在东莞工作、生活,那么可以在东莞申请并排队等学位。如果只是临时在东莞居住的话,那建议他们回老家申请免费康复。”该负责人表示。
学位拥挤的现象该如何解决?东莞市残联关负责人给出了2条出路:增加公办机构学位和扶持民办机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