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帮训自闭症儿童 让孩子“一见钟情”
幼儿园邀请义工来帮孩子做训练
7月19日下午,博士星幼儿园的高晨老师拨通了记者的电话想寻找一些义工帮助自闭症孩子一起做训练,21日早晨八点,20名信报义工走进这家幼儿园,虽然是第一次见面,有的孩子却拉着义工的手不愿松开,一上午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自闭症孩子和义工们却结下了深深的友谊,同时义工们也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些自闭症孩子和家长的不易。
自闭症孩子和憨厚义工“一见钟情”
一进幼儿园,一个孩子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叫大凯,今年六岁,长得虎头虎脑,见到谁都笑呵呵的。义工陆金龙体型微胖,也是个长相憨厚的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大凯第一眼就喜欢上了陆金龙,牵着他的手不愿意松开。个训课义工无法参观,因为“只要有外人进来,孩子的精力立马就散了”。但即便如此,大凯还是不愿离开陆金龙,陆金龙就坐在他旁边,每隔一会儿 ,孩子就转过头来看看陆金龙,一见到他就开心地笑。大凯发育迟缓,四肢抖得厉害,蹲下时脚跟无法着地,所以下蹲是他很不喜欢的一项内容。但陆金龙坐在旁边鼓励他,大凯就听话地蹲了下去。“大凯喜欢男人。”老师打趣地说。
无独有偶,长得高高大大的义工小姜也很受一个孩子的欢迎,整个一上午孩子都拉着他不愿意松开。“每个孩子的喜好和行为习惯都不同,一千个自闭症孩子有一千种表现,没人知道为什么。”个训课老师孙维蔚告诉记者。
“拿起你们的笔,画一个小伞的轮廓。”高晨在黑板上画下一个简单的雨伞图案,但孩子们却大都对老师的话无动于衷,有的东张西望,有的毫无理由地又哭又叫。“这些孩子是自闭症、唐氏综合征、脑瘫患儿 ,普通孩子觉得简单得不愿玩的游戏,都是他们要上的课程。”
每个自闭症家庭都有自己的艰辛
孙维蔚介绍说,幼儿园有不少孩子来自外地,自闭症孩子训练必须有人陪同,因此一个家庭里只有一个人可以工作。幼儿园每月的费用是两千二百元,加上房租、生活费,每月至少要挣五千元才能基本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除了经济负担,家长们精神上的重荷也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孙维蔚讲了一个故事:幼儿园曾经接收过一个崂山区的孩子,程度比较重,母亲每天坐公交车带他来训练。这个孩子有个癖好,上了公交车一定要坐下,如果车上没有座位,他就坐在陌生乘客腿上,或者把别人推开自己坐。很多人说孩子是傻子,甚至骂他、打他。母亲很痛苦,最后放弃了治疗:“受不了人们的眼神,训练还收效甚微,还不如在家呆着。”
义工孙桂燕有两个孩子,小儿子只有两岁多,但是和这里的孩子相比,“他什么都会”。看过了家长的艰辛后,孙桂燕很感慨:这些孩子的家长太不容易了。
自闭症孩子最需要的是尊重
事后义工们表示:自闭症孩子和家长并不需要同情和可怜,这对他们来说可能伤害更大。今后再遇上这样的孩子,我们会给他们更多的尊重。今后也会多组织一些类似的活动来帮助自闭症儿童,陪他们一起训练帮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