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急缺自闭症康复行业人才
据云南省残联康复处副调研员刘芳介绍,按照国际统计比例,孤独症的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一,男女比例约为9∶1。省残联据此推算,云南有将近5万名孤独症儿童。国际上目前通行做法是采取一对一教学方式训练孤独症儿童,照此计算,云南大约需要孤独症儿童特训人才5万名。但目前全省此类人才不足50人,开展此类特训的机构只有3家,而专业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机构仅蒙多贝一家。从全国来看,目前开办有特殊教育专业的高校仅10余所,2006年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率先开设孤独症教育与康复专业,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培养此类人才的高校。
专家经过较长时间的实际观察发现,孤独症儿童中,有10%智力超常、20%智力正常、70%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因此,孤独症儿童特教训练效果也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训练两三个月就有变化,有的训练两三年仍无任何进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作支撑,还需要家长、老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孤独症孩子的进步无法像正常孩子那样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一次眼神的关注、一次声音的回应、一次正常的用餐,都应该成为老师和家长们留意的变化。同时,还需要社会的关爱,希望大家能够尊重、理解并平等对待孤独症儿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孤独症儿童康复费用较高,3个月为一期,费用3000元至5000元,即使治疗机构给予600元至1800元的减免,每月费用仍旧在1500元至2000元。
为帮助孤独症患儿重获正常生活,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将为每名救助对象提供每年1.2万元康复训练补助。凡3—6周岁经卫生部门诊断机构确诊的孤独症儿童均可申请,今年将资助150名,计划“十二五”期间为990名患儿提供康复救助。
刘芳说,由于云南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缺乏,各级残联将加强机构建设和指导,坚持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规范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并注意与普通小学教学模式的衔接。
“青少年孤独症一年比一年增多,首先和家庭分不开,孩子需要治疗,不一定要进医院,靠药物。”云南省青少年教育专家余允珠举例,她曾和这样的孩子谈心,在她的细心引导下,孩子说,不要好吃的,也不要好看的衣服,只要妈妈的爱。
专家提醒,焦急的家长们也应走出偏见和误区,多给老师理解与鼓励。单靠每天不到两小时的“一对一”机构单训,远远达不到孤独症孩子每天需要的五个小时以上密集性训练,“生活是孤独症儿童最好的老师,家长们要带孩子在生活中进行融入式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