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无偿家教转变传统观念
从2003年1月至今,广东省妇联与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开展“小马驹助教计划”续写行动。向社会公开招募113名家庭教育助教志愿者以“一对一”的形式,为广州地区103户家庭教育困难求助户提供一年的无偿指导服务,重点帮助家长改变不当的家教方式,转变家教观念,调整自身心态,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受到家长的欢迎。
从“小马驹助教计划”受助家庭的家庭教育状况来看,家长普遍反映孩子任性、暴躁、内心孤独、与人交往困难、对学习不感兴趣、沉迷电脑、家庭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同时也普遍存在家长“恨铁不成钢”,对孩子这“不行”、那“不准”,抱怨多,否定的多,以及与孩子难沟通的苦恼。经过一年的助教,取得一定的成效,据统计,62.5%的家长参加助教后,家庭教育态度和方法有了改善。
变高期望为平常心
在“小马驹”活动中,最突出的家教误区是: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经常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有的整天逼孩子学这学那,忽视了全面健康的发展,结果适得其反,造成孩子情绪对立严重。在助教老师的不断引导下,一些家长开始对期望过高的危害有所认识,领悟到家庭教育要从自己孩子特点、接受能力、兴趣等出发,因材施教,开始调整对孩子过高的教育计划,取消了过重的课余学习项目,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变溺爱为理智施爱
在这批“小马驹”中,存在家长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的误区,久而久之,有的孩子缺乏独立性,不会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有的不愿意与人交往,甚至患上孤独症。经过助教老师的指导,家长开始领悟到对孩子既要关怀爱护,又要严格要求,既不能纵容、袒护,也不要动辄责斥打骂的道理。
变唠叨、粗暴为耐心引导
一部分家长本身儿童观不正确,没有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不懂得按孩子成长的规律进行教育,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总是唠叨说教或者是方法简单、粗暴。如今,一些家长从迷雾中醒悟过来,明白了棍棒教不出好孩子,唠叨说服不了孩子的道理,不当方法有了改变。
改变自己,调整自身心态
在相当一部分“小马驹”家长中,存在自身因种种压力导致心态不正,影响到孩子出现心理、行为障碍,及非智力因素学习困难的情况不断增加。在助教老师不断引导下,4成多的家长与孩子的心理都得到了调适,初步认识到要改变孩子就要先改变自己,调整自身心态,减轻孩子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