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对自闭症孩子进行陪读制
之前,一起19名家长联名劝退自闭症儿童的事件发生在深圳。而在几天之后,一名自闭症儿童李明(化名)也同样遭到30余名家长的联名劝退。其实发生在孤独症孩子身上的“被劝退”事件已非个案,从他们的经历中,可以看出目前的教育环境似乎并未做好接受他们的准备。
但是在中国公益研究院今年发布的《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显示,绝大部分自闭症家长认为,自闭症孩子应该随班就读。
行为刻板、存在社交障碍和语言沟通障碍,是自闭症群体的特征,但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表现也有不同。有些自闭症儿童上课时情绪焦躁,坐立不安,甚至会发出声音影响课堂纪律。而有些自闭症儿童在学校会主动攻击同学等等。这些都是造成自闭症儿童屡次发生被劝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此类自闭症儿童被学校劝退的事件,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玉荣建议,至少应建立陪读制,以防止矛盾激化。
但是,仍然会有学校拒绝陪读,学校也不知道该怎么陪读。在自闭症儿童没有陪读的情况下,任课老师只会分身乏术,为了兼顾一方而舍弃另一方。一些劝退事件,正是由此而起。“你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如果伤害到别人,就是一种恶权利,所以要做到不损人又利己。”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理事周静认为,陪读制的建立很有必要。
高玉荣指出,在国外,针对孩子的特殊需求,政府会有财政支持陪读制,学校会专门为这些孩子聘请特教老师陪读。自闭症孩子失控状态下,陪读老师可以带他离开。
“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人在呼吁建立陪读制度,但至今还没有建立。”高玉荣强调,必须通过法律来建立陪读制,确保这一制度的推行。政府不仅要出台政策,也应从财政上支持和鼓励学校接受自闭症儿童,比如增加对特殊孩子的特殊教育补助。这部分钱在孩子上学后,就由学校来运用,可聘请特教老师,提高相关老师的工资,对老师的付出是一种鼓励。目前,有的地区有一些优惠政策,但还很有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