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舞者之自闭症少年
11岁的乐乐紧紧拉着老师王沐云的手,在舞台上欢快的跳着。因为患自闭症,乐乐不会说话,但他跟随音乐的节拍快活地转起了圈……
近日,在经四路教堂,来自济南市的十几名学员进行了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他们最大的近30岁,最小的才9岁,除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70%还有自闭症状。
孩子们即使不会说话
也能随音乐做出动作
舞台上传来歌声,15岁的小雨(化名)抬头看一眼,随即又低下头,攥住手里的牛奶包。过了一会,小雨有些烦躁,他抬起脚蹬着前面的椅子,看着椅子一下又一下摇晃。见此情景,老师王沐云伸出手揽住小雨的脖子,把头靠在他的额头上,轻声哄他。小雨逐渐安静下来。看他的肢体反应,老师的话他能听明白,但是他基本不作声。
轮到孩子们上台了,他们每人拿着一个小道具,一边唱,一边随着音乐伴奏轻轻晃动道具,台下观众给出了热烈的掌声。9岁的卉芯是中心最小的学员,她格外开心,想在舞台上撒欢奔跑,老师孙丽群用手揽着她随着音乐转来转去,卉芯乐得咯咯直笑。
“孩子们对音乐非常敏感,一首歌一周就学会了,即使不能言语,也能随着音乐做出身体动作。”老师告诉记者,音乐治疗和户外活动是孩子康复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病情好转很有帮助。
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出门
其实他们更需要被尊重
看到孩子欢快的表演,台下一位家长轻轻擦拭了下眼角。“有些家长长时间都不能接受孩子智障或自闭的现实,走不出心理阴影。因此,我们的很多工作可以说是在做家长的工作,激发家长的生活动力。”老师感慨道。
因为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时机,一些自闭症患者进入青春期后出现更严重的问题。而此时许多家长已经心力交瘁,甚至放弃努力。“有的家长不让孩子出门,自己也不出门。慢慢地,父母都患了抑郁症。”老师痛心地说,“其实,特殊孩子更需要一个被尊重的环境。”
其实,每年都会有很多带自闭症学员外出活动,比如参观大学、进社区服务、义演等等。今年父亲节前,济南邀请近20个家庭进行亲子活动,当孩子们拿着自己做的手工艺品、绘画作品走上舞台时,不少家长主动跑上舞台,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表演。在老师的指导下,不少孩子都对父亲说出了“爸爸,你辛苦了”这样温馨的话。
“有的人害怕这些孤独症患者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时常说些冷言冷语,很让人寒心。”其实,特殊孩子更渴望与世界交流,渴望被理解、被接纳,希望社会给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