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呼吁关注150万孤独症人群康复问题 让孤独的世界充满阳光
自去年两会上呼吁为成年孤独症人群建庇护性就业机会之后,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教授孙晓梅今年再度关注孤独症人群,呼吁政府加大投入为孤独症患者提供更多康复训练机会。
“这几年城市里建了不少残疾人社区就业康复站,但绝大部分孤独症人群尚未享受到这一服务。”孙晓梅说,以北京为例,一些大型社区根本沒有就业康复站,建成的社区康复站许多藏身于常年失修、狹小简陋的平房或地下室,根本沒有足夠空间和能力接收日益增多的孤独症人群。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停机显示,我国孤独症患者约为150万人。
孙晓梅說,许多康复站工作人員缺少专业学习和培訓,对孤独症知之甚少,不具备指导康复训练的专业能力,有的甚至不愿或拒绝接納孤独症患者,使孤独症人群无法获得应有的专业的康复训练和社会服务。
去年,孙晓梅的建议得到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及时回复,她被告知“十二五”期间我国將加大对残疾人托养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的投入,并给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兴办残疾入托养就业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多形式、多層次的托养服务。
孙晓梅说,孤独症人群在医疗、教育、康复训练方面困难重重,尤其是成年孤独症人群的安置和康复训练问題,已成为关系整个群体生存发展最现实、最紧迫的問題。
她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和残联系统应加大对社区专业康复站建设投入,增加专业康复师和技术投入,进一步完善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補助办法,帮助孤独症人群通过持续的社区专业康复训练,增强劳动能力和社会递进能力,让他门孤独的世界照进更多溫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