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闭症日 点亮“星儿”的那片蓝色天空
自闭症的概念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于1943年首次提出。自闭症,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个尚没有被全社会知道、了解的病症。与唐氏综合征等疾病不同,自闭症不会影响患者的面容,因此自闭症患者容貌与正常人没有区别。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也称世界孤独症日,国际儿童读书日—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和相关研究与诊断以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国际儿童图书日”是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IBBY)发起的,定在每年的4月2日.这一天也是丹麦儿童文学大师安徒生的生日,每年的4月2日,他都会在全球无数小朋友的阅读中重生。
“世界自闭症日”提醒人类社会:应该实现自闭症患者与普通人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与相互关心。作为普通人,不应把自闭症患者看作怜悯的对象,而应把4月2日这一天作为审视和增强自身道德观念、社会责任的契机。作为自闭症患者及其直接相关的人员,如自闭症患者家属、学者专家、医生护士等,也应把4月2日作为继续齐心协力战胜疾病的“加油站”。人们应努力让4月2日成为自闭症患者自信与愉快生活的节日。
自闭症孩子有一个我们无法到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的表达都变得抽象、单纯,而我们只能站在“门外”,遥望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幸福,亦或冷漠中。即便他们看起来孤独,可谁又曾能设身处地的体会到他们独有的欢乐。
自闭症孩子的特质是无法融入我们的生活,无法理解我们看起来很简单的词汇,无法说出适应场景的语言,他可能会对着爸爸叫狗狗,对着蓝天叫公共汽车,对着汽车轮胎发好一阵的呆.......于是,这些貌似“外星球”来的孩子们,在这个社会就成了一群特殊的、边缘群体,上特殊的学校,玩特殊的玩具,说特殊的语言,画特殊的图画,被爱却从不会表达爱,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世界,却从不懂得真实地去感受。
所以,无论现在您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为迎接第六个世界自闭症日大家一起点亮那盏灯,传递那份爱,温暖那颗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