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学家发现孤独症患者可能终身伴发脑部炎症
患有孤独症的人,脑部结构和正常人有许多不同。例如,他们在很小的时候脑部发育比一般人快,到长大成人后一些关键的神经回路又会出现明显的断路。现在美国神经学家在11月15日出版的《神经学年鉴》AnnalsofNeurology?上报告,孤独症患者脑部的免疫细胞过于活跃,从而导致持续终身的炎症。因此有可能利用相关免疫系统参数,开发出孤独症的辅助诊断方法。
关于孤独症患者的免疫系统,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麻疹抗体等可见的脑部特征上。一个由神经学家CarlosPardo、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所带的博士后DianaVargas和其他同事组成的研究小组,仔细观测了11位年龄从5岁到44岁不等的孤独症患者的脑部组织,并对7位没有患上该症的死者的脑部标本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者首先对免疫反应所需的蛋白质组织进行着色,发现孤独症患者脑部组织包括额叶皮质区、扣带回和小脑在内的三个区域内,名为神经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和星形胶质细胞?Astroglia?的免疫细胞,变得比正常人更加活跃。其中变化最为激烈的区域是小脑,其代表性特征则是,存在于小脑皮质中层内、负责整合信息的浦肯雅细胞完全缺失。其它炎症征候还包括,趋化因子(chemokines)和细胞因子(cytokines)这两种炎症信号分子的水平升高。虽然这些细胞对人脑的正常发育和运作非常重要,但研究者仍然不能确定,这种炎症到底是孤独症的起因还是其导致的症状。
研究小组还对7位在世的孤独症患者的免疫系统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脑脊液内的细胞因子水平同样比正常人要高。之前一些研究显示,细胞因子对保护神经细胞具有重要作用,Pardo研究小组此次报告的那种也不例外。Pardo据此指出,孤独症患者脑部组织和脑脊液中该细胞因子水平提高,可能是其脑部在努力进行自我修复。该研究小组提出,脑脊液中的细胞因子水平,可能有一天会用作孤独症诊断的辅助指标。他们警告,现在还没有药物可以减轻脑部的先天炎症,即使有了这样的药物,也可能会同时扰乱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
正在美国纽约州西奈山医学院研究孤独症的儿童神经学家IsabelleRapin说:“这是一项具有很大煽动性,同时又非常有趣的发现,但是这种解释很易受到攻击。”她提醒说,在缺少明显的神经病理学证据——就像阿尔茨海默氏症研究所取得的成绩——的情况下,孤独症患者脑部的免疫反应过程仍然让人“迷惑不解”。因此虽然这一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要把细胞因子用于疾病诊断,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n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