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的发展或能为自闭症人士就业发展带来希望
导读:自闭症人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活中无法打开自己的心扉,走出自我世界,在认知、语言交流、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障碍,因此,许多自闭症儿童在长大后就长期呆在家里,甚至成为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搭起爱心之桥
事实上,在这些自闭症患者当中,有些是具有某方面的能力来从事工作的,或者参加一些重复性强的工作,但往往因为无法适应工作环境或人际互动,而无法顺利就业。
加拿大一名自闭症儿童的父亲在多方的帮助和支持下,创立了一家社会企业,这家企业以信息科技顾问的模式为基础,协助自闭症者谋求适合他们的特殊专业,例如软件质量保证、软件测试、数据管理等具有高度缜密性或重复性的工作。
这家企业的创办人Garth 表示:“我们的工作是寻找愿意合作的雇主,再对求职的自闭症者加以配对,协助他们发挥既有的天分并适应工作环境。如有需要,我们也会与雇主们协调,帮助他们更有效地与自闭症者互动,让自闭症求职者能顺利适应工作环境。”
在配对的过程中,求职者须先经过长达三周的评估,如果符合某项职位需要,求职者也对工作有兴趣和热情,则会再进行为期数周的培训,最后签订合约并入职。
这种模式的社会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为自闭症患者提供了就业的渠道与信息,帮助这些特殊群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还可以为他们的家庭减轻一些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负担,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目前,在我国的自闭症发展事业中,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已经引起了相关人员及部门的重视,但类似这样的社会沟通渠道仍然极度缺乏,成年自闭症患者的去向仍然是家长担心和忧虑的焦点,许多父母在交谈中都会提到,希望自己比孩子多活一天,因为自己老了不知道孩子该怎么办,谁来照顾他们。
这样的现实不得不引人深思,这是无数个自闭症家庭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希望在我们这个自闭症患者众多的国家,也能为自闭症患者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他们得到良好的康复训练,为他们搭起通向未来的爱心之桥,推动他们不断融入社会,让这一群体找到适合自己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