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被欺负了应该忍耐吗?
——自闭症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很多家长都选择“吃亏是福”。
对于普通孩子的家长来说,不接受自闭症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反对”融合的原因,有时候很简单:“你家孩子下手没轻没重,欺负我孩子怎么办?”
自闭症孩子的家长觉得委屈:“可我家孩子只有被欺负的份啊!被孤立都是常有的事儿!”
前两天,还有一位家长在后台给我们留言:“孩子在幼儿园总是被欺负,他也不懂反抗。幼儿园能接收我们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也不好意思给老师添麻烦。可是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我看孩子也不开心,这幼儿园还要继续上吗?”
有时候,我们会陷入到这样的困惑之中。
不单单是在幼儿园,我们希望孩子能多和小朋友们相处,平日里也会有意地把孩子放到小朋友聚集的地方。可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很差,小朋友们发现这个孩子跟不上他们的步伐,很快就不愿意带自闭症孩子一起玩了。有时候,因为自闭症孩子
不懂得反抗,被欺负也是常有的事情。
我培养孩子“大度”
却反被小朋友们孤立
牛牛今年6岁半了,是个非常“听话”的小朋友。没什么问题行为,情绪也比较稳定,经过2年半的康复训练,终于有一所幼儿园接受了他。
和同龄的小朋友相比,牛牛长得要更高更壮一些,站在4、5岁的小朋友中间,显得格外显眼。一开始,小朋友们对这个“与众不同”的大朋友充满了好奇,也比较害怕。慢慢的,大家发现这个“大块头”总是自己玩自己的,有时候和他说话,他也不太理会别人。有时候有小朋友恶作剧拿走了牛牛的笔,或者在牛牛的本子上乱画一通,牛牛也不会生气,有时候还在笑。
小朋友们很快就发现了牛牛的不同,不再愿意和牛牛一起玩,一些淘气的孩子,甚至会以欺负牛牛为乐趣。
有一天,牛牛一直攥在手里的小恐龙被藏起来了。那只小恐龙是牛牛最喜欢的,走到哪里都要带着。找不到小恐龙的牛牛,着急的大哭,老师怎么安慰都没有用。
牛牛妈妈匆忙赶到学校,发现是小恐龙不见了,和老师沟通以后,很快就有一个小朋友把小恐龙交了出来。牛牛看到自己的小恐龙在别人手里,直接就要去抢,小朋友以为牛牛要打他,吓得哭了起来。
妈妈拿到小恐龙,对牛牛说:“牛牛你看,小恐龙在这。小朋友不是故意的,我们原谅他好不好?小朋友已经还给你了,去跟小朋友说:‘没关系,不要哭了。’好不好?”
这一次的事情算是解决了,可是小朋友们还是会时不时地欺负牛牛,也依然不愿意和牛牛一起玩。
孩子被欺负以后,我们会习惯性地对孩子说:“没关系,他是你的小伙伴,他在和你玩呢。”我们变得不愿意去争辩,我们不想失去好不容易得来的融合机会。“吃亏是福”成了大多数自闭症孩子家长的心态。
由于孩子自身的障碍,我们很容易去“迁就”别人。我们希望,通过更多地满足别人的要求,来提高他人对孩子的接纳程度。
我们希望孩子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我们让孩子按照别人喜欢的样子成长,而不是成为他自己。
只是这样,真的会让大家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变得更高吗?
我们的“没关系”对孩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有时候,自闭症孩子的物权意识很薄弱,很难分清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什么东西不应该给别人,什么东西自己不应该去拿。被抢了东西,不知道反抗,但是一旦触及自己
最在意的东西,哭闹、大叫、攻击别人、伤害自己... ...反应程度有时候家长也控制不了;看到喜欢的,不问人家同意就拿了。换来的,可能是其他孩子和家长的不理解甚至是指责。
当自闭症孩子被欺负的时候,我们对孩子说的“没关系,这只是小朋友之间的玩闹。”对孩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1、委屈自己,迎合别人
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受到了委屈,受到了伤害,他哭了、生气了、动手打别人或者使劲摇动自己的双手,这些“问题行为”其实都是孩子在表达自己的诉求:我的权益受到了侵犯。
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对孩子说:“没关系,大家是好朋友,这些事情是很平常的。”就是在忽视孩子们的诉求。
孩子的诉求长时间得不到重视,孩子不会明白,这是侵犯了自己的权益的,也不会学着反抗。他们会觉得,被欺负了也没什么,即便自己很不好受,但不应该和别人产生冲突。
他们成了一个把烦躁憋在心里的“温顺”小孩,委屈自己,来迎合别人。
可是累积的情绪一旦爆发,又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因为他们不懂得排解情绪,也不会解决问题。
2、我只能自己保护自己
对于普通孩子来说,3岁左右就会萌发物权意识,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个东西是我的,你不能拿。”对于一些自闭症孩子来说,物权意识并不陌生。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从孩子身边拿走什么他喜欢的,孩子马上就会暴躁反抗。
在集体中,当小朋友的权益受到了侵犯,而家长或者老师并不能帮助他保护自己的权益的时候,孩子就要自己保护自己的权益。例如:攻击别人来维护自己,大喊大叫来维护自己... ...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变得特别暴躁,问题行为、情绪问题频出。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处理方法,自己的方法是最有效的。
我们的一句“没关系”,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不作为”。我们只告诉了孩子:这样不好、这样不对、这样没什么。而并没有告诉孩子应该如何解决,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3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当孩子被小朋友欺负的时候,除了解决当下的问题,我们还能做什么?
1、帮孩子明白自己的权益
首先,帮孩子建立起正确的物权意识,让孩子明白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时间来帮助孩子建立物权意识。
当孩子手里有好几个玩具的时候,我们可以问孩子:我可以玩一会小火车吗?然后再把小火车拿来玩。同样,当孩子想要家长手里的玩具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先询问,再把玩具给孩子。让孩子明白,想要别人的东西,要经过主人的同意,同时别人想拿自己的东西,也要先问过自己。
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要让孩子明白轮流。家长玩的时候,孩子不可以抢夺或打断,孩子玩的时候,家长也不能抢夺或打断,如果想加入游戏,需要先询问。
然后,我们要教会孩子分享。
当小朋友想要自己的东西时,可以主动分享给别人,而不是被抢夺。当我们想要别人的东西时,也应该询问小朋友是否可以分享,而不是去抢夺。
在幼儿园或者集体中,分享自己的物品,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当我们帮孩子建立起了物权意识,我们也要教会孩子分享,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
当我们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家长可以先通过其他小朋友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乐趣。在别人分享给孩子,孩子体会到乐趣的时候,告诉孩子,如果他也能像这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别人也会一样开心。
但是不要立刻要求孩子分享,让孩子了解,到让孩子主动分享,是一个过程。
2、教会孩子拒绝
勇于并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是一节必修课。孩子不仅仅要勇敢表达,也要了解如何正确表达。
自由游戏时间,小朋友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了。丽丽也挑选到了自己喜欢的数字拼图的游戏。明明也想玩这个游戏,但拼版已经没有了,明明就想过来拿丽丽的,因为丽丽不会拒绝。丽丽看着拼版被拿走很焦急,一直在原地踏步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个时候,老师叫回了明明,并教丽丽说:不要拿。丽丽仿说了以后,拿回了拼版。多次以后,丽丽就学会了拒绝小朋友。
我们在家的时候,也可以模仿同伴之间可能会发生的情节。例如:家长与孩子一起玩的时候,突然抢走孩子的物品,观察孩子的反应。另一个家长辅助孩子正确拒绝,并拿回自己的物品。
先惹孩子生气,再教他正确表达不满。
3、支持孩子维护自己的权益
暑假的时候,妈妈带丽丽去海边玩,丽丽捡了很多的贝壳,堆在沙坑里。当丽丽去远一点的地方捡贝壳的时候,有一个小男孩发现了这个满是贝壳的沙坑,就把这些贝壳捡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这一幕刚好被捡贝壳回来的丽丽看到了,她发现自己的贝壳都不见了,急得要哭出来,可是又不敢去和小男孩讲。妈妈对丽丽说:我们去把自己的贝壳要回来。在妈妈的帮助下,丽丽要回了自己的贝壳。
当丽丽的权益被侵犯的时候,妈妈没有说:贝壳有很多,我们再捡。而是告诉丽丽,我们可以要回自己的东西,我们应该用沟通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们很容易因为孩子有自闭症,就总觉得低人一等。我们珍惜难得的融合的机会,“孩子被欺负了也没什么,这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温和、大度、不计较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孩子放弃自己的权益。
我们应该寻求的,是一个平等沟通的机会,而不是通过“让别人满意”来获得接纳。
不要让孩子成长为别人喜欢的人,而是成为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