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伙伴危机”困扰孩子

作者: 更新时间:2005-03-25 点击数: 百度一下


不久前,一项针对孩子进行的调查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结果表明,有近5成的小学生经常没有伙伴一起玩,孩子们面临“伙伴危机”。
 
  南京市有关部门针对全市1000多名小学生进行的这项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儿。有43.7%的孩子放学后常和同学、邻居玩耍;有46.7%的孩子由于缺乏玩伴,只好一个人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
 
  (小标题)“伙伴危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我找不到伙伴一起玩”“我为什么没有朋友”……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云南省青少年教育专家余允珠发现,自己设立的热线经常接到反映类似问题的电话。一个10多岁的男孩向她倾诉,因为找不到可以一起玩的伙伴,只好一个人玩,经常觉得孤独。由于长期没有可以讲话的朋友,他的心理负担也逐渐加重,晚上甚至失眠。有个孩子因为在班里没有朋友,得不到别人的重视,便经常调皮捣蛋以吸引大家的注意,结果反而让同学们离他更远。一个女孩平时和同学相处得较好,可一放长假就找不到玩伴了,只有自己在家里看电视、玩玩具,她抱怨说:“我觉得没意思,放假一点都不好玩!”

 
  也许你没有注意到,但孩子的“伙伴危机”可能就在身边。记者的一个朋友,夫妇俩文化程度都不高,开了一间小铺面做生意。他们有一个4岁大的独生女儿,只有周末他们才有空带孩子去玩。但即使在阳光明媚、山清水秀的郊外,他们也是一到目的地就“开打”:麻将、纸牌……却没有人陪着孩子玩。长此以往,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跟父母出去了。一天他们在朋友家打麻将时,孩子突然大哭起来:“你们只知道打麻将,没有人管我。我太可怜了……”夫妇俩在惊异的同时,才发现自己平常的确疏忽了孩子。

   余允珠分析这些情况后认为,这表明在我国青少年儿童中已普遍出现“伙伴危机”,将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她分析说,孩子的天性应该是很容易交到朋友的,出现“伙伴危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的限制。实际上,经常产生孤独感的孩子更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性格,对此,家长应引起足够的警惕。

   (小标题)让“伙伴危机”远离孩子
 
  如何让自己的孩子远离孤独?专家认为,家长应适时对孩子的交友、择友进行正确引导,而不是片面地阻止孩子交友。
 
  孩子凸现“伙伴危机”的原因有三:一是小家庭化。现在的家庭结构少有“四代同堂”“儿孙满堂”的大家族群居,大多是三口之家,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同龄玩伴的孩子们,面对最多的就是父母。而中国父母大多比较重视家长的“威严”,不会放下架子和子女做朋友,孩子自然容易感到孤独。二是家长的过多限制。大多数家长都认为“近墨者黑”,因此对孩子行为的控制性很强,希望孩子能跟学习好、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交朋友。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度呵护,甚至干脆阻止孩子和别人交往。三是社会风气。随着成人间关系、情感的淡漠,孩子之间的竞争意识、嫉妒心理、防范心理逐渐增强,关爱却减少了。比如,有些同学见面说“我昨天玩到很晚,没看书”之类的话,其实他们却在家埋头苦读。专家指出,这是竞争意识向不良方向发展的结果。现在的家长总爱说,“某某学习多好,你一定要赶上他。”其实,良性的竞争模式绝不是‘你要把某某比下去',而应是‘你要不断提高自己’。
 
  那么,如何避免孩子陷入“伙伴危机”呢?余允珠认为,首先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家庭空间。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发表意见的能力,有些事情甚至可以咨询孩子的意见。这有利于孩子树立信心,培养全面、准确地了解、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对今后孩子的择友有利。其次,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参与群体活动。这能让孩子克服羞怯、恐惧心理,学习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第三,教会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困难时,父母应及时地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解决各种矛盾,而不是一味地迁就或打骂。吵架了怎么办?被误会了怎么办?做了自己后悔的事情怎么办?这些都是孩子学习的绝好机会,家长应给予建议,但不能一手包办。第四,放手让孩子自己择友。家长要避免替孩子选择朋友。孩子自己择友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家长可暗中注意并适时给予建议,但不能野蛮干涉、阻止孩子。
 

加入收藏
Tag: 孩子
上一篇:儿童心理问题暴露家庭教育方式危机
下一篇:特殊教育教师承受更大压力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看电视会得哪九种病
  • 最后一名我也很快乐
  • 高考落榜心结难解 自闭九年不出家门
  • 郑州五所学校抽样 中小学生铅中毒逾两成
  • 国内新闻:小童星争拍广告忙出书
  • 性格孤僻体质差--当心孩子患上高楼孤独症
  • 重庆智障儿获全国大奖
  • 孩子闹心,让他在玩耍中变乖
  • 爱心,点亮孤独症儿童希望之灯
  • 家有孩子“很特别”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