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可能导致孩子脑瘫
浙江省儿童医院最近完成的一项课题表明,准妈妈子宫内感染很可能导致孩子脑瘫,而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起因也许只是准妈妈忽视了生活细节,不重视局部清洁。
浙江省脑瘫的发病率为1.14‰,以每年40万新生儿计算,一年新增脑瘫儿近500人。以前一般认为,早产儿缺氧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省儿童医院副院长、儿科学教授俞惠民博士率领的课题组以母鼠为实验对象,在它们怀孕15天时直接在宫腔内注入大肠杆菌,结果发现产下的小鼠绝大多数都出现了脑白质损伤。脑白质损伤可能会导致听力、视力障碍,也可能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能力,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造成脑瘫。
俞教授说,准妈妈宫内感染和卫生条件有关。比如因为不讲卫生得了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子宫就会受到细菌感染。对成人而言,这种感染可能算不上大病,自身免疫系统调节再加上用药总可以治愈,但胎儿受不了。
课题还得出结论,这种宫内感染如果在怀孕23-32周时出现对胎儿的影响最大。俞教授说,很多人都知道怀孕头三个月是胚胎器官分化、形成、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感染病毒等很容易造成畸形,所以这一时期大家都很小心,但其实到了中后期也不能马虎。
这项关于脑瘫和宫内感染的研究还在继续,课题组希望能找到药物或是其他手段尽早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但是就目前来讲并没有好的预防办法,准妈妈要讲究卫生、注意营养,并保持良好的情绪,尽量避免宫内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