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对儿童的心理障碍了解多少?

作者: 更新时间:2006-09-07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儿童心理障碍是指儿童心理发育偏离了正常范围。
  这类孩子粗看起来都很正常,实质上与正常儿童相比存在着性格脾气、情绪行为、注意力等方面的这样那样的不同。儿童心理障碍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多动症占学龄儿童心理障碍的第一位,主要表现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或思想开小差,非但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课,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就是游戏时也有始无终,东闯西钻,扰乱别人,即使是看最有兴趣的卡通片,也是忙碌不停,不能专心看完。儿童多动症的患儿,形如顽皮儿童,但二者却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顽皮儿童对自己感兴趣之事注意力非常集中,且行为有目的、自控能力很好。
  学习技能障碍这是感知统合失调引起的。这些患儿形如多动症,但学习困难比多动症更为严重。因为他们的学习技能发生问题,除了多动症状外,还发生倒读、倒写,计算困难等症状,他们常将“P”写成“B”,将“E”写成“王”,还会把“月亮”叫成“亮月”,将“十”当作“一”运算,将“×”当作“+”运算。如此颠倒紊乱,学习困难势在必行。
  抽动症儿童抽动症是不自主的、反复的,一小群肌肉快速抽动为主要症状的儿童心理障碍。表现为无目的地挤眉、眨眼、吸鼻、努嘴、点头、伸脖、踢脚、扭动手等动作,有人还不断发出怪声。这些怪现象入睡后消失,紧张时加剧。他们这种症状不是脑部疾病引起的,因为没有脑电图异常。这种症状是在胆小、多虑的性格基础上受了若干刺激以后所发生的。
  焦虑症是最多见的儿童情绪障碍。表现为焦虑不安、心神不安、坐立不停、心烦意乱、无心学习及作业、无心参加文体活动。除了这些焦虑的心情和不安宁的外表外,还见有心悸、气喘、出汗,甚至腹痛、恶心呕吐及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而且常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为突出表现,为此而误认为是患有什么疾病,多次去儿科检查或急诊,最终因没有查出结果才来到心理医师处。儿童焦虑患儿常有认真仔细、胆小多疑的性格,在某些精神因素如亲人重病、意外事件或学业失败等诱发因素影响下而发病。
  学校恐怖症患有学校恐怖症的患儿,平时往往是优秀学生,他们学习认真、主动、学习成绩优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很严,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值也很高。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中,一旦某次学业失败即会出现不敢去学校,不敢见老师与同学的情绪。于是每天上学之前会出现心神不宁,不断跑厕所去小便、大便,哭着要求不去学校。若勉强送去上学后,在教室里如临大敌一样难受,坐不宁,听不进,还会出现肚子痛、呕吐,最终不是逃离学校就是被老师送去急诊求医。奇怪的是这些孩子得到病休或在双休日就一切正常,故常被怀疑是学了坏样,想赖学,于是采用严厉手段令其上学,最后患者会因焦虑、恐怖得实难忍受而寻死觅活。
  强迫症有的患儿会不停地洗手,多次检查门户是否关上,反复整理书包等。另有一些患儿却不断地想一些问题,如2+2=4对吗?会不会等3,为何一定等4而不是……这种多次重复想某个问题或做某些动作,称为强迫思想或强迫行为。患儿自知不对却无法控制,称为强迫症。
  行为问题表现为说谎、打人、逃学、偷东西、逃夜等。
  儿童心理障碍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从全国22个城市24000名儿童青少年调查结果表明,与下列因素有关:在家庭中,如存在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家庭中的子女、父母教育方式中以打骂为主或任其自流、父母双方教育态度不一致等状况的,儿童心理障碍发生比例较高。在教育质量差的学校中儿童有心理障碍的较多。周围有较多打架、偷窃、赌博的影响者,有心理障碍的较多。另外,分娩时有脐带绕颈史或窒息史;有脑外伤或脑部疾病患者,易发生心理障碍,称生物因素。儿童心理障碍虽不像躯体疾患那样有形地损害人们的健康,却在无形中侵蚀着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表现为文化落后,品德受损,容易违纪犯法。

加入收藏
Tag: 障碍 儿童
上一篇:六大策略 让懒宝贝动起来!
下一篇:温家宝:四句话作为节日礼物献给全国广大教师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和孩子一起跨越“欢乐岛”
  • 特别的爱让“自闭”的心灵重新绽放
  • 学雷锋日41周年 街巷处处“小红帽”
  • 甘做“小草”绿社区——记青山区新沟桥街派出所民警彭涛
  • 4成小学生崇拜黑客网络痴迷者呈低龄化
  • 孤独的“外星人”
  • 病残儿鉴定两月搞掂
  • 宠物医疗市场商机巨大
  • 爱心,点亮孤独症儿童希望之灯
  • 小孩也有心病 齐齐哈尔“问题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