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从老鼠身上 找出自闭症起因

作者: 更新时间:2007-01-10 点击数: 百度一下

【 本报综合外电报导】据路透报导,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刘易斯•帕拉达博士和他的一些同事,日前在「神经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进行的老鼠试验显示,如果老鼠体内缺少某种基因就会更容易患上类似人类自闭症的疾病。
 
在试验当中,帕拉达和他的同事利用各种实验室技术,将老鼠脑部的这种名为「Pten」的基因去除,然后观察缺失这种基因后老鼠的反应。
 
结果发现,缺少这种基因的老鼠表现出了明显的行为失常,而且这些症状与人类患上自闭症时非常相像,其中包括社会交往能力减弱、对下一代的关注程度下降,甚至性行为也发生了变化。
 
另外,缺少了上述基因的老鼠在对外界的感知程度上也有所下降,而且不时还会发生晕悸的现象。不过,在运动协调能力方面,缺少上述基因的老鼠倒是比正常的老鼠表现更好。帕拉达称,实验结果显示,去除上述基因导致老鼠的神经细胞结构发生了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基因还与障碍癌细胞形成相关的生化反应有关,所以,如果研究人员能够针对相关的细胞癌变生化反应研制出抗癌药,那也许也有助于治疗自闭症。   不过,虽然这一研究发现很有启发性,但帕拉达表示,「应该强调的一点是,这仅仅是一项老鼠试验,而且老鼠的行为与人类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并非那么容易就可以联系起来。」
 
对于上述发现是否与治疗人类的自闭症有直接的关联,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两位博士乔伊•格利尔和安东尼•伯利斯表示,「这项老鼠试验的结果很有趣,也有助于了解这种基因在脑部成熟细胞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其与行为紊乱之间的联系。」
资料来源:人间福报
加入收藏
Tag: 起因
上一篇:自闭儿手风琴无师自通
下一篇:自闭症病童练空手道 病情突好转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NASA要解“雨人”奇迹
  • 未成年缓刑人员与自闭儿童聊天
  • 黑龙江省首家自闭症患儿康复学校挂牌成立
  • 科普:孤独症患儿为何不敢直视他人
  • 海洋馆里海豚当起了“大夫” 超声波可治病
  • 聪慧儿童遭遇交流障碍 因材施教能出天才
  • 中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报告
  • 科学家发现聪明基因 智商基因可助治疗精神疾病
  • 世界的大门
  • 治疗儿童孤独症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