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融合

5种错误的爱,可能会害了自闭症孩子

作者:郭老师 更新时间:2017-07-20 点击数: 百度一下

  世界上,

  恐怕没有什么情感比父母爱孩子更纯粹了吧。

  但有时候,爱的不对,

  也会变成一种伤害。

  对于普通儿童来说,心智成熟后会有自我调节能力,

  早期的教养方式即便不合适,也有可能变成未来成长的动力。

  而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心智能力远远不及普通儿童,

  自我调节能力欠缺,其成长受到外部环境巨大影响。

  如果,早期父母给予了错误的爱,

  那么,对孩子的伤害不可估量。

  

  1、“爱”他就全顺着他——错!

  世界不会因你一人而改变运作的方式,

  顺从儿童的所有意愿而无所纠正,

  只会让他的不合适的行为越发偏离正轨。

  无原则地顺从也会让孩子越发的自我为中心。

  而这种自我中心则变成未来社交的最大障碍。

  毕竟,

  走出家庭,

  在群体中,没有人会永远顺着你。

  后期很多高功能儿童受挫能力差,

  与早期的顺从亲子关系多多少少都有关系。

  适当的拒绝,适当的压力,适当的挫折,

  都是成长中最好的契机。

 

  2、“爱”他就全部给他——错!

  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人类社会的物质分配大抵如此。

  如果习惯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得到一切,

  那么,他的学习动机将被消耗殆尽。

  所谓“劳”,不但是指劳动,

  更重要的是,

  让儿童从小养成有付出才有回报的因果关系。

  另外,给再多的物质,也不如每天的陪伴。

  下课的时候,经常看到家长拿着薯片海苔喂给孩子。

  如果他什么都不做就能得到这些,

  那他为什么还要在上课付出努力得到呢?

  就好像,

  如果不上班就能得到钱财,

  如果不干预孩子就能进步,

  你还有多少努力的动机?

  

  3、“爱”他就全替他做——错!

  不知道因为心疼还是愧疚,

  对于特殊儿童,父母总想包办一切,

  以此来弥补对他的亏欠。

  结果呢,

  勺子不会用,

  衣服不会穿,

  出门就抱着,

  用纸巾擦鼻涕都不会。

  这样的模式,

  大多会培养出一个精细能力差、依赖性强、懒懒散散的宝宝。

  他什么都不会,你能陪他一辈子吗?

  显然不能。

  总有一天,孩子会与原生父母分离。

  因此,

  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可以独立于父母的人,

  才是最好的爱。

  4、“爱”他就让他高兴——错!

  高兴就是笑,反义词就是哭。

  很多人为了避免孩子哭,想尽一切办法满足。

  当他发现,只要凡事满足他他就不哭时,

  满足-不哭,

  变成了一种强烈的亲子关系模式。

  其实,你努力的避免孩子哭,

  表面看是在满足孩子,

  实际上,是满足了你因为孩子一哭就焦虑的脆弱的心。

  说到底,你只是满足了你自己。

  在早期,孩子还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行为时,

  哭就是他们唯一的武器,

  战胜哭,就战胜了自闭症这个病的核心。

  如果早期被哭声吓退,

  那么后期将会衍生出无穷无尽的问题行为,

  想管也管不了了。

  高兴和不哭,其实是两码事。

  真正的高兴,

  是目标达成后的自我肯定。

  

  5、“爱”他就给他自由——错!

  当每个人都想要自由的时候,

  自由就会引发冲突,

  而解决冲突的方案就是,制定规则。

  对于成年人之间,

  给与他人自由,似乎是最好的爱。

  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

  对方有健全的心智能力,能够自我完善。

  这也是为什么儿童需要监护人的原因。

  儿童的心智还未健全,

  给予过多的无规则的自由,

  往往会通向吃喝拉撒爽懒的低级方向。

  有规则,才有自由。

  引导他们向符合社会规范的更好的方向发展,

  是作为父母,作为监护人的职责所在。

  当你可以在度假中享受自由的美好,

  大概是因为你之前在规则中足够努力吧。

    

加入收藏
上一篇:中国残障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家长组织谈融合残疾人融合教育
下一篇:长沙市首场大型自闭症孩子走进小学校园进行融合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自闭症儿童如何进行小组融合教育
  • 让孤独症儿童走入校门是美丽传说?
  •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干预的个案研究
  • 教导特殊生 提升自我決策能力
  •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之关键
  • 走进“星星的课堂”,解开自闭症孩子融合之谜
  • 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融合教育
  • 家长要多给自闭儿自由选择的权力和机会
  • 求解孤独症学生数学教育之困惑(二)
  • 怎样增加自闭症儿童与社交同伴间的协调?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