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亚斯博格(AS)症?什么是高功能自闭(HFA)症?亚斯博格(AS)和高功能自闭(HFA)差异是什么?
2010-11-03
主讲/台湾师范大学特教系系主任 张正芬教授 文/ 本会家庭资源中心 黄怡莹 整理 本文为10/18张正芬教授于基督教女青年会所讲授的「成人亚斯伯格症与家庭教育」之内容,本次研习的对象为学前及国小阶段之亚斯伯格症儿童之家长,由于国内针对“亚斯伯格症”讨论之相关议题较少,因此特将此研习内容整理成文章,由张教授修...
2009-03-13
今天中心来了一个平常我们这里很少见的孩子,中心的领导把这个孩子的训练安排给我(进行个别化训练,我是一名个别化训练的教师,个别化训练的教师是进行,一对一进行训练的一种方式),主要以人际交往训练为主,在没有上课时,我就知道关于孩子的这些东西,我也没有多问就答应了,其实遵从这种命令我已经很习惯了,但是我的原教学计划就要改变了...
2008-06-20
本文择自台湾久周出版社\亚斯博格一书之简介 内容生动观念清晰和大家分享 当邮差送信给二十号新搬来的这户人家时,心中好奇地揣测这家人的姓氏和职业。一位年轻女孩笔直地走向邮差,开口就问:「你喜欢达尔特(Deltics) 吗?」邮差搞不清楚那是一种新的巧克力品牌,还是电视节目里某个角色的名字,还没来得及回答,女孩接着又说...
2008-01-12
一般而言,亚斯博格症儿童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差异性很小,通常被称为自闭症的延续或是变异的自闭症因此有些亚斯博格症儿童,也常被误认为是自闭症,但其和自闭症之间仍存在着差异性。 语文智商是判断的标准 一般在定义亚斯博格症和高功能自闭症,通常以智商七十以上来作为范围。一九九八年,调查三百三十个个案研究发现,高功...
2007-06-18
亚斯博格症儿童,在语言方面没有问题,可以对答如流,甚至和他谈话会觉得他像个小学者、小专家,因为他会对某一个话题或某一件事,因特别感兴趣或研究得很透彻,而持续说个不停。这些话题和师长、大人谈时,大人会配合他的话题,大都不会产生困扰,但他如果将这些话题和同侪说个不停时,就会引起反感,不想跟他说话;加上他不懂得别人的反应,仍...
2007-03-08
一般而言,亚斯博格症儿童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差异性很小,通常被称为自闭症的延续或是变异的自闭症因此有些亚斯博格症儿童,也常被误认为是自闭症,但其和自闭症之间仍存在着差异性。 语文智商是判断的标准 一般在定义亚斯博格症和高功能自闭症,通常以智商七十以上来作为范围。一九九八年,调查三百三十个个案研究发现,高功能...
2007-03-08
过去一般人都认为,自闭症患者对于外界接触相当封闭,不容易有互动性的反应,但经医学界深入了解后发现,其实自闭症患者并不是完全的自我封闭,对于外界仍会有反应、会关注。自闭症的主要特征在于社会互动性、社会化、社会认知等方面有困难,他们有特殊的行为习惯,某些过度重复的行为,缺乏复杂、想象性的游戏能力,有特殊的能力或特殊的思考习...
2007-03-08
2005年10月29日张正芬教授自闭症讲座内容 什么是亚斯博格(AS)症?1.同时具备 (1)在社会性互动方面有质的缺陷(2)在行为.兴趣.活动方面有拘限的.刻板的.重复的型式 2.此障碍造成社会.职业.或其它重要领域的功能临床上重大伤害3.并无临床上明显的一般性语言迟缓  ...
2007-01-23
家有亚斯博格宝宝家长,对于那些不同来源、不同论点的诊断依据或症状描述,相信都已经看过许多次,对于孩子遇到的困难既是心急又是心疼。 「职能治疗师」是关心全面生活功能的专业,在儿童的生活领域中,最大的课题便是如何交朋友建立群体关系、如何进行课业学习、如何培养游戏技巧及如何控制情绪。在这些层面之中,当孩子遇到了困难,便可以...
2007-01-22
特殊教育学生安置流程 亚斯伯格症和高功能自闭症南部家长会95//03/11研习记录 主讲者:陈明显主任 以下为主任对特殊及身心障碍的家长及孩子所做的建议: ※一).如何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老师、学校、与班级是成功最重要的第一步。孩子虽天生有某方面的弱势,但重点是如何启发孩子的优势能力,让孩子的优势能力表现出来,让...
2007-01-18
在以下的这篇网络文章中,个人认为家长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绿字」的部份,一旦孩子被诊断为AS,家长还是容易陷入迷思之中,早日面对孩子真正的问题与困难之处,为他们看似正常的情况下,早早做准备,尤其是在青春期来临前,一些行为教导与模式建立起来,能让家长在孩子往后的成长过程中让子走得更顺~ 【亚斯博格症】是在1944年由一位奥...
2007-01-17
教养策略分享…李东梅心理师 问题一:孩子的情绪起伏大、反应激烈,或有自残等现象 策略: 1.让孩子有沟通表达的管道 l示范适当的口语表达方式。u小孩(小学以下)--我很生气(而不是以哭闹表达心理不高兴)u大孩(十几岁以上)--妹妹打我(而不适以反击或打其它对象)u更大的孩子(成人)--阿吉我想和你做朋友(帮他完...
2007-01-16
正值反叛期阶段的青少年,除了必须克服先天上学习与生活社交技巧不熟练的瓶颈外,更要承担与一般学生一样的课程压力,身为父母及教导的老师们,实有必要更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及生理与心理的状况,才能协助他们较顺利的度过生活及学习上的迷思。以下是几项必要的认知及因应之道: 纾解在学校的压力学校的环境是一个持续性高度忧虑及压力的...
2007-01-16
踏上恋爱的旅途 筹办这一次「亚斯伯格症家庭喘息游憩夏令营」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很重要的学习经验,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面对。能够成功的完成这项活动,这当中聚合了很多的条件,归功于「财团法人中华民国自闭症基金会」、「中华民国发展迟缓儿童早期疗育协会」与两会之家长联谊会成员、老师及一些工作人员携手合作才能顺利完成。 这一次...
2007-01-15
<前 言> 当父母首次由医师的口中得知,孩子罹患的是亚斯伯格症(以下简称AS)时,脑中闪过的第一道问题常是“接下来怎么办呢?”。真正的答案,其实还是在孩子身上。各种专 家及 医师都有满腹经典要协助你的AS孩子,但世界上真的没有某一种治疗是放诸四海皆准,适合每一位病童的。父母的重责在于为自己的孩子找到最适合他的治疗策略...
2007-01-15
亚斯伯格医师在1944年首次报告四位具有社交互动(social interaction deficit)困难的男孩,并称之为自闭性精神病态 (autistic psychopathy)。亚斯伯格医师在这一方面的观点,与首位报告自闭症的Kanner医师一样,采用了Bleuler大师"autism"的来...
2007-01-15
甚么是亚斯伯格症? 根据罗娜医生的看法是:对于一些孩子在幼年时具有典型自闭症的特质,但随着年龄的成长发展出流利的语言并想与人互动,可是他们对于比较复杂的社交技巧和对话,却仍有显著的困难,或智能发展与常人相差不大却有明显社交技巧障碍的人。 《 临床观察症状统为》 1.没有同理心(即难以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觉)。 ...
2007-01-11
记者黄曼莹/台北报导 除了「儿童期解崩症」容易被误以为自闭症之外,另一项儿童发展障碍症的「亚斯博格症」,其出现症状也经常被误以为自闭症。关渡医院身心科主治医师徐如维表示,亚斯博格症病因至今不仍清楚,盛行率也难有正确统计,一般来说,发生在男童的机率较高,约8比1。 1994年澳洲医师HansAsperger曾经报告一...
2007-01-10
参考数据:美国医学协会、亚斯博格协会、以及Lauly教授 亚斯博格症是在1944年由一位奥国的医师Hans Asperger所发现的一种儿童脑部疾病,故名为亚斯博格症。 亚斯博格症所表现出来的状况和自闭症很相似,因此也有人称亚斯博格症的孩童是高功能自闭儿。但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其差异存在,最大的差异在于亚斯博格症儿童...
200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