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一起来关心亚斯博格症(三之一)
过去一般人都认为,自闭症患者对于外界接触相当封闭,不容易有互动性的反应,但经医学界深入了解后发现,其实自闭症患者并不是完全的自我封闭,对于外界仍会有反应、会关注。自闭症的主要特征在于社会互动性、社会化、社会认知等方面有困难,他们有特殊的行为习惯,某些过度重复的行为,缺乏复杂、想象性的游戏能力,有特殊的能力或特殊的思考习惯等。 基本上,亚斯博格症儿童有很多特征和自闭症儿童雷同,唯一不同的是,亚斯博格症儿童并没有明显的语言发展迟缓现象。简而言之,一般孩子大概一岁左右就开始牙牙学语,如果到了两岁仍无法说出有意义的单字,或是到了三岁还没有说出简单句子的能力,则可视为语言发展迟缓;而如果没有明显的语言迟缓现象,又符合其它类似自闭症的各种社会互动性或特殊行为模式特征的,则可归类为亚斯博格症。也有学者以比较﹁宽松﹂的方式界定自闭症儿童:如果到了五岁,有发展出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将其归为亚斯博格症。有人际沟通的困难
以个人实际接触亚斯伯格症儿童的经验,在追踪亚斯伯格症儿童长大成人后的状况发现,有些轻微、高功能的自闭症患者,在学业、社会适应、工作能力、社交关系上,和亚斯伯格症者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这或许可以作为﹁亚斯伯格症其实是某一种比较轻微的高功能自闭症﹂的说法。但是基本上,其对抽象的、概念的学习仍有困难,表现在人际互动上会不容易把握分寸,有时会显得过分热络或格格不入,虽然他们的语言技巧没有问题,但在人际沟通上有着很大的问题。现今盛行以网络来沟通的方式,对亚斯博格症患者而言,虽可以免除实际面对人的焦虑,但大部分的亚斯博格症患者仍会渴望与人正常接触、交往。 亚斯博格症儿童在能力上各有差别状况,其中也有属于高智能或一般智能的。一般会前来门诊的亚斯博格症儿童,多半是因为在学校适应上发生问题,因为在班上,这些孩子很容易被误为过动、学习障碍、智能不足等障碍,也有是因为父母亲警觉到孩子有某些特殊的地方,而前来门诊。有些亚斯博格症儿童则除了在适应上会比较有困难外,也合并有焦虑、强迫症或忧虑症的症状。此外,这些孩子因社交不好、不懂得反抗、判断力差、自我防卫能力弱,容易成为同侪中被欺负或被利用的对象,因而尤其需要他人的教导、帮助。常被误认有暴力倾向
至于在动作协调方面,很多亚斯博格症儿童都会合并有大动作或肌腱动作协调困难的问题。例如曾有一个国中学生表示,在和同学打球时常接不到球,因此无法和同学以球会友,觉得懊恼。至于很多人所关切的,亚斯博格症孩童是否有攻击行为或暴力倾向,在我个人经验来说,大部分孩童会产生比较激烈的情绪或肢体反应情况,原因多半是因为遭受误解或欺压得很厉害时,也可能起因于他们执着特性所衍生的不知分寸,常会要求别人配合他;而当他们的要求不被接受时,即会产生激烈情绪。
这类孩子因为对社会、别人感受的认知有困难,常想到就做,或对有兴趣的事非常执着、投入,不知不觉中就容易伤害到别人,其实他们并不是有意去伤害别人的。因这些孩子的个别差异性极大,周围的人必须去除一些特定、既有的观感,认定这些孩子一定是有暴力行为或一定怎么样,很多孩子其实个性是很平和的。
医疗和心理辅导并重
在医疗上,对于这些孩子最主要的帮助,首要在于协助家长、教师了解孩子的状况,并教导如何帮助孩子社会判断、社会应对的技巧和策略。遇到孩子偏执行为时,仍需要运用一些行为处理的技术来修正其行为,或克制其某些不当行为的发生;当出现有强迫症、焦虑症、忧郁症或相当的情绪不安时,或激烈情绪爆发迹象时,则需要有药物的协助帮助症状的控制。
另外,在心理的辅导方面,有些孩子如果能力还不错,对人还有期待性的关系时,不妨和他建立起友好关系,给予支持性、指引性的心理治疗,这样对他仍会有不错的帮助。
整体而言,对亚斯博格症儿童,在医疗方面上虽可以提供基本协助,但重要的还是必须靠整个大环境的支持和协助。例如,在求学阶段,学校的教师、行政人员和同学,对这些孩子的接纳、包容和了解,避免用不当标签看待。将来在工作上,虽然某些障碍可能会随长大而减小或有其它能力可以代替,但是应变的能力还是比较弱,仍需要旁人协助指导;雇主在工作变动时,宜给与适当的准备过程,避免突然的变动造成其难以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