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文摘

17例孤独症儿童家庭训练调查

作者:徐顺生 石淑华 张静 白雪光 更新时间:2008-11-12 点击数: 百度一下

  儿童孤独症起源于婴儿时期的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病因未明。孤 独症的教育属于特殊教育,在教育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个别化[1],“以家庭为 中心的早期训练教育”是目前较切合实际的有效康复方式。为了解我市孤独症儿童家 庭训练情况,对本市17例孤独症儿童家庭进行了调查。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1995年加入武汉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作组的儿童17例,均为独生子女,男12例,女5例。年龄4.1~12.7岁,平均8.1±2.5岁。均 符合CCMD-2-R标准。

  1.2 方法 自编孤独症儿童家庭训练情况调查表,包括7项内容,分别是母亲文化程度、儿童就读场所、家中主要训练人、家庭训练计划、训练指导资料、每日一对一训练时间和希望指导训练时间等。采用信函和面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作组进行家庭训练的儿 童中,家中主要训练人以母亲为主(70.6%),其母亲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占94 .1%;儿童就读场所多为普通幼儿园(41.2%),弱智学校(23.5%),普通学校(5.9%)及 在家(29.4%);大部分家庭没有完整的训练计划和目标,每日一对一训练时间多<1 h(41. 2%),也有坚持1~3 h(35.3%),>3 h较少(23.5%);希望协会给予较多的指导训练时间为 每周1~2次或能让儿童全托(均为41.2%)。

  3 讨论

  美国精神病医生Leo Kanner 1943年首次报道了11例“早发性婴儿孤独症”(early infant ile autism),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疾病的研究,国际疾病分类(ICD-9)中明确说明童年孤独 症不同于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不再把它作为“精神分裂症儿童型”对待 [2],自此孤独症便从儿童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中分列出来,其病因虽未明了,但对 这 一终生缺陷性疾病只有通过特殊教育来减轻缺陷程度。一般认为对儿童孤独症进行干预应包 括4项内容,即以教育训练为主,同时兼顾医疗保健、社会心理咨询,家长与社区教育问题 的合理解决来配合教育目标的实现[3]。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训练是对 儿童进行个别化教育,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儿童习得的技能得以维持和泛化。 调查发现能坚持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的儿童,与母亲文化程度较高,能很快接受这一事实且 积极主动地学习训练技能有关。但父亲过少参与家庭活动,对儿童的康复有一定影响,亦应 引起注意。

  目前我国专门训练孤独症儿童的学校较少,被调查的17例中,4例在弱智学校“跟班 就读”,并没有进行个别化教学,在家的5例年龄多在9~10岁,很少与正常儿童接触, 减少了与社会交流的机会,与康复目的——帮助儿童生活自理或在指导下能自食其力 不相符。调查中家长们对康复效果失去信心或感到无时间完成持久的训练任务 时多寄希望于将儿童“托”给某一训练机构,显然这对儿童的康复是不利的。训练教 材是被调查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协会提供的《教育分析纲要》《家庭训练指导纲要》《PORT AGE家庭训练计划》成为主要参考资料,他们需求在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时能得到有益的指 导。

  “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训练教育”是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首推方案,调查表明我市孤独症 儿童的训练存在资源不足、方案不当和儿童就读场所缺乏等问题,协作组将为解决这些困难 做出更大的努力。

作者单位:徐顺生、白雪光:湖北医科大学附属 一医院精神科(武汉 430060);
     石淑华、张 静:同济医科大学妇幼卫生系

4 参考文献

1 李雪芹主编.现代儿童精神医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74~187
2 郭延庆,杨晓铃.孤独症诊断的历史发展.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8,25(1):24
3 杨晓铃主编.儿童精神障碍及行为问题的矫正.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84~95

加入收藏
Tag: 儿童 家庭 训练
上一篇:儿童孤独症的表现特征及教育对策
下一篇:一个孤独症儿童的变化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 随机教学法对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沟通行为效果之研究(十)
  • 自闭症儿童之教育与辅导(9)
  • 许他们更多的机会
  • 走近“孤独症”儿童
  • 孤独症儿童丢失怎么找
  • 特殊学校自闭儿辅导教学计划指引(四1)
  • 30家庭携手挑战儿童孤独症
  • 心灵驿站
  • 论孤独症的若干问题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