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闭症者亲职教育
上天给予绝大部分的人类认知与沟通的本能,但祂却独漏了自闭症患者。
根据Rutter(1965)估计,自闭症儿童的出现率为万分之四或五,人数虽然不多,但比起一些轻、中度的身心障碍者,他们给父母所带来的困扰、挫折和永远的心理压力却大的多。目前除了台大医院的儿童心理卫生中心设有自闭症患者的门诊和日间留院部;师范大学与台北师院设的国小实验班外,几乎没有专门的机构来收容治疗这些自闭症孩子。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父母亲,几乎从孩子的幼稚园阶段起就嚐尽了无数的闭门羹。因为他们的孩子太异常,不会与人沟通;不懂得如何坐在教室中和小朋友唱歌、玩游戏;永远生活在自身世界里而别人难窥其貌;怪异的动作;不定期的失控情绪,在在都使得学校老师同学无法接纳他。甚至连许多智能不足的教养机构也不愿意收容他们,父母为这孩子流下了无数眼泪,但除了哀伤、沮丧,父母究竟能做些什么?
当然,首先父母一定要坚强起来,就像教养智障孩子,愈早开始治疗对孩子愈好。但首先我们要观察孩子是否有下列的症状出现,如果有,应该儘快至医院诊断治疗。兹將英国全国自闭症儿童协会所提九大症状分述如下:
一、人际间的情感关係
有疏离倾向,把他人当做是客体,无视存在。但对喜欢的人,又以特殊的方式去接近他。不喜欢和别人玩游戏,当有人和他说话时,眼光忽略那个人没有反应。
二、对自我身体概念异常
在婴儿期后的某段时间里,会检视自身部份,例如手和脚,彷彿那不是他的,当成新奇而陌生的东西。
三、专注某类特殊的事物,但並不了解这些物品的功用
例如喜欢搜集並隨身携带塑胶瓶子,如果把它拿走或弄丟,就会很生气。用特殊的方式来检视物品,不停的翻动,或是闻闻看,或是轻轻拍打,有时扭曲放在耳朵旁,彷彿能听到什么。
四、抗拒改变
对於平日习惯固执地遵守。例如走路的路线;固定吃某一类的食物;排斥新的学习(但渡过排斥期后,能够学习而且做得很好);如果对他熟悉的事物稍微有更动,他都能察觉出来並有不安的情绪,例如傢俱的陈列位置。
五、异常的身体知觉反应
例如有人对他说话时,他可能盖起耳朵不听;对呈现在眼前的事物丝毫没有反应或故意离开;对疼痛、冷、热没有任何反应,当他跌倒受伤了或撞到东西,可能非常冷静;对天气的冷暖无知觉,可能在寒冷季节中穿极小的衣服;有时割伤自己却丝毫不显疼痛。
六、不稳定的情绪
当他的愤怒爆发时,他可能会尖叫、乱踢、乱咬等,而这些情形可能是因为别人禁止他拿想要的物品;对一些事情有难以理解的恐惧,也许是洗涤、穿鞋;有些时候,他会没有原因的吃吃地傻笑著;对真正危险缺乏应有的惧怕,例如爬到屋顶或朝路上的汽车衝过去。
七、表达的困难
很少开口说话;说话內容紊乱;用字有如二岁小孩那么简单;不会使用人称代名词,常搞不清「你」、「他」、「我们」等;像鸚鵡般喋喋不休地重复某些字句,例如电视上的广告词;有需求时,不用嘴巴,而是抓著另一个人的手来表达他的需要。
八、行动和特殊行为问题
他可能极端地过动,连续地跳跃很久而丝毫没有疲累的感觉;相反的,有时他又可以待在某一个地方很久而不动;自闭症的孩子都有些特殊的怪异行径,例如摇摆;用头撞物;跳跃不定;扭曲或拍击自己的手臂与腿部(尤其是兴奋时);旋转;奇特的用脚尖走路方式;对某个动作有极端的快感,例如旋转身体。
九、一个严重妨碍他发展的背景
这背景可能是远落於同龄孩子所能做的事情的智慧功能和技巧。例如他无法单独外出、过马路,无法学会避免危险,需要母亲的照顾和监督。但另一方面,他可能对一项或一项以上的事情有异常的智慧,例如计算;拼图;记住歌曲的词句;记住很多不同的日子、姓名和奇怪的事;对机械拆装有特殊的能力。
如果孩子经过专家的诊断后確定为自闭症者,父母视请不要太绝望,因为每个自闭症者的孩子症状轻重不一,如果家长能够配合医师的治疗和辅导者的教育计划,您的孩子並非没有希望,国內就有自闭症的孩子读大学的例子。
「爱心」、「耐心」、「细心」、「信心」、「恆心」是父母在教育自闭症孩子所缺一不可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比父母给孩子更多的爱,爱他,让他瞭解到什么是爱他的爸爸、妈妈,虽然他对人常有疏离的倾向,但是大部分的自闭症孩子仍与父母最亲近。耐心地配合辅导老师的教育计划,无时无刻地教导他,可能父母要重覆上百次甚至千次,他才能学会一个字或认识一件物品的名称,但只要有进步就是成功。细心地观察他的一点一滴,何时或何种情况易引起孩子的情绪不安;什么是他最喜欢的一可做为改变不好行为时的增强物;找出他的过人之处去帮助他发展。有信心地持续做,相信孩子的明日会比今日更好,只要父母有恆地坚持下去。
除了上述的五颗心外,在此兹以个人辅导自闭症儿童的经验,提出八点供父母参考。
(一)学习方面:
1.在孩子幼儿阶段里,即配合儿童辅导中心的教学,与辅导老师密切连络,在家进行同样的训练计划。孩子唸小学国中后,也要如此,不要因为他是自闭症就代替他做许多事,培养他、训练他,让他有良好的学习態度与习惯。
2.不断地重复其学习內容。並不一定是课业的学习,而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直到他能完全显示出已瞭解了。
3.將抽样概念具体化,把抽象的词句和现实相结合。例如:苹果是水果、凤梨也是「水果」。带著他,告诉他「小玲是你的同学,小雄也是你的同学。」
4.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如视觉的训练,学习分辨形状、大小、长短、粗细;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动作的协调;视觉动作配合的能力;平衡感等。这些能力若愈齐备,愈有助於其学习。
(二)人际沟通方面。
不论孩子听得懂不懂,跟他解释每件事情,让他彷说,甚至背诵。这方式可先从简单的事情开始,例如怎么说出想吃冰淇淋,若他说对了,父母才给他冰淇淋,其它的表达方式一律不准。同样地,教导他如何说出「生气」、「高兴」的事。训练他打电话给老师或亲朋,要他敘述今天所做的事,这也是一个好方法。
(三)社交关係的培养建立:
1.认识人,包括父母、手足、亲戚长辈、朋友等。开始时,拿著照片教导他,那个人是爷爷,那个人是姑姑,然后再与真人配合。
2.带他参加各种活动。例如学校的郊游、校外教学。生日时,父母可为他办个庆生会,邀请小朋友来家中,教导他如何做个小主人。
3.带他参加亲戚朋友的聚会。许多父母初时难以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但只要做出第一次,接下来就容易多了父母可以先由较熟悉的亲戚聚会开始,教导他简单的应对与用餐礼节,让孩子习惯人多的场所。
(四)善用孩子的天赋才能。
许多的自闭症孩子都有些天赋异稟。例如对於喜欢做的工作,可以做得很好。前两年自闭症的家长和专家学者为筹备自闭症儿童基金会时,曾举办自闭症孩子作品的义卖会。相信许多看过的人都无法相信一个自闭症的孩子能做出这么精致的纸雕。笔者曾辅导过一个小孩,他没学过任何家电修护的知识,但家中的电灯坏了他就会修。他的方位感和记忆路线的能力也比大人还强。父母若能发掘出孩子的长处,培养他,如此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与成就感。
(五)教导孩子如何去分辨安全、危险、冷与热等。
交通常识的教导非常重要,红灯、绿灯的功用。对冷、热的处理,冷时一定要多加衣物,热时要脱衣这些平常人视为理所当然的细节,自闭症者也需要学习才能做对。另外如何安全地使用器具(剪刀、刀片)、瓦斯炉、家电用品等也必须注意。
(六)辅导糾正怪异行为。
不少的自闭症孩子有令人难以理解的奇特行为,像吐口水、转圆圈,无目的不停跳动。最好的方法是运用「行为改变技术」来循序减退其不当的行为,例如当他不断地旋转身体时,母亲可以在旁拉住他说:「小安,一、二、三够了!够了!来,遌遖鳩A一杯果汁,乖!」也许孩子还想再转,但至少他不会转太多。不过在此提醒家长,当孩子情绪很不稳定或发脾气时,父母不宜用严厉的方式来制止他,而要採以温和的方式来转移其注意力。例如拿他喜欢的玩具,摸摸肩膀来让他稳下来。总之,父母必须有耐心、恆心来处理行为问题。
(七)防止自伤行为。
在孩子情绪波动时,避免刺激他,(否则可能有更激烈的反应。)对於自伤行为亦用循序减退法来慢慢减少,而且在孩子要自我伤害前,先拉住他,而不是在情况发生后。例如:他要撞墙,要咬他自己时,快点阻止,並柔声轻拍安抚他。父母应观察了解孩子在何种情况下容易引起情绪而儘量设法避免或淡化情况的產生。
(八)服药问题。
大部分自闭症儿童有过动倾向,若医生觉得需要用药时,父母最好遵从医生的指示。(除非小孩的现象已改善许多),假如孩子曾有癲癇情况出现过,更需要按时服药不可间断。
曾有人用一句话来描述自闭症者,「自闭症患者就像一部反应不太灵敏的电脑,你必须把生活中所有的事都当成资料般地input进去,不过有时他未必能output出来。」很恰当又巧妙的譬喻,不是吗?父母要找出何种输入方式最有效果,並要有无比的耐心来输入资料,虽然在许多时候输入的结果是无效,但仍必须做,据一位曾辅导自闭症孩子的辅导者说,为了教孩子瞭解什么是「水」,他教了约六千次才成功。
资料来源:新竹自闭症协进会 李豫明
http://www.autism-hsinchu.org.tw/info01.php?big_1=686&big_2=1060&big_3=213&bigA=b&js=m8&js2=m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