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守望者”--用爱打开自闭
个案姓名:小易(化名)
性别:男
年龄:3.5岁
出生日期:2006年二月
入园日期:2009年三月
离园日期:现未离园
一.能力水平描述:
入园一个星期后学业能力测试情况为:简单的一步指令,如“指”、 “给”不能完成;简单的动作模仿,如“拍”、“敲”不能完成;拿物品、卡片做语音刺激时不会模仿发音;不会拿笔画杂乱线;精细动作较差。语言测试情况是无语言,想要什么东西就拉大人的手,对旁人呼唤充耳不闻,对来人视而不见,目光对视极差。其他情况测试是,多动坐不住,注意力差,粗大动作方面不会“跳” “单脚站立”。
二.目标行为描述:
1.无语言2.不与人对视3.不会跳
三.行为原因分析:
1.无语言:经了解构音器官正常,主要是由于语言发育迟缓造成的。
2.不与人对视:主要是因为该儿童存在社会交往障碍,造成了他对周围人视而不见。
3.不会跳:主要是因为动作发育迟缓造成的。
四.干预策略:
一.规矩性和注意力的训练
小易在刚入园的时候规矩性和注意力极差,给训练带来了很大困难,我在个训间每天对他进行10分钟的配合训练,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选择孩子喜欢的东西训练他的目光对视,当孩子眼睛看的时候,及时给与强化。
2.要求孩子在凳子上做好,用手辅助,当孩子出现目标行为,及时给与强化。
3要求孩子在凳子上做好并看老师,出现目标行为时,及时给与强化。
二.个别语言训练为训练重点
小易的言语语言能力存在着严重的障碍和困难,接受语言的能力也很差,不能主动接受信息。这就需要用专门的时间对他进行一一的个别语言训练。
对于小易的语言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
1、语言前期能力训练:这是专门为自闭症儿童说话作准备的语言相关能力训练,这一阶段是训练自闭症儿童在学会用眼睛去注视物品并学会与训练老师对视、用手指认想要的物品、听懂简单一步动作指令(如 “指”、“给”等)、学会安静坐好的基础上,重点训练模仿动作能力。
在对该自闭儿童训练时我首先从模仿粗大动作入手,如拍手、跺脚、摸头、指鼻子等。这些简单的粗大动作模仿来帮助其在大脑中建立起有意识跟他人学习的想法,明白自己应该像老师或他人那样做,学会注意他人并经过大脑思考后模仿去做。以下是我对该自闭儿做的训练要求:
(1)口部动作模仿:从被动辅助其动作到能依从指示模仿。动作有:张大口、闭上口,伸收舌,舔唇,咬唇等。
(2)吸气训练:每天坚持做一定数量的跑步,上下楼梯,仰卧起坐,增强肺部呼吸能力,模仿深呼吸、被动抓痒笑、吹哨子等。
(3)交往动作模仿:听指令拍拍手表示高兴、摆摆手表示再见、拱拱手表示感谢、伸出手表示要东西、拉拉手表示友好等。
(4)模仿发声:仿哭声,抓痒令发出大笑声,张大嘴巴发声“啊……”即使是无意义的叫也要给其强化。
2、模仿发音训练:
该自闭症儿童存在着发音障碍,但是发音器官无器质性障碍,不会说话主要是嗓音的运用问题。在该自闭症儿童嘴部动作模仿比较娴熟后,我让他同时学会理解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如吃的食物、玩具、动物、家用电器的名称。在孩子练习说话前学会理解几十个名词非常有必要,因为语言的理解能力要先于语言的表达能力,否则孩子的说话会变的无意义。
模仿发音训练阶段强调运用正强化手段,在训练中我不断给该自闭症儿童丰富的语言刺激,培养他学说话的愿望和兴趣。在一对一单独训练时,我总是充分利用该儿童喜欢的玩具转化为对我面部的注视,提高目光对视时间,使儿童较好的模仿口型发音。
(1)使儿童知道听叫其名字时会产生反应如回头、抬眼等,学习应答“哎”!
(2)从儿童最亲的人物母亲开始,学习发唇音“妈”。
(3)从喜欢吃的食物开始学习, (如“薯片”发音“S”,“棒棒糖”发音“糖”,等)。
(4) 看图片‘练习发音,模仿说出单韵母“a…”,说出物品名称如:车、梨、杯等。
三. 大运动训练为切入点的基础训练。
小易的粗大动作非常差,在刚开始学习跳的时候,他对跳的概念完全没有,在感统室我运用了塑造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训练,我的做法如下:
1.首先让他能够从地上走上一定高度的平衡木上,运用强化原理对此行为进行巩固。
2.其次让他能够从平衡木上独立的下来,运用强化原理对此行为进行巩固。
3.在平衡木上用绳把他双脚绑上,在辅助下跳到地面让他去感受这种感觉。
4.脱离绳的情况下,在辅助下从平衡上跳到地面。
5.逐渐脱离辅助从平衡木上跳到地面。
五.干预结果总结:
1、能够完成简单的一步指令,如“指”、 “给”等。
2、能够完成简单的动作模仿,如“拍”、“敲”等。
3、具有了基本沟通交往能力,会应答,会表示简单需求。
4、目光对视可以坚持将近一分钟。
5、能和他人做模仿和互动游戏,在做拍手游戏时,会主动拍手、做动作。
6、粗大动作提高很快,“跳” 、“单脚站立“都可以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