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个案研究
优弱势分析
个案基本基本情况
男孩,2003年1月出生,家庭住址:XXXXX
2007年3月进入本中心训练。
六大领域优弱势分析:
一、运动领域
优势:具备跑、跳、爬、翻滚的基本运动能力。
弱势:身体肌能不足,力量弱,四肢和躯体协调不足,动作技能发展与实际年龄差距较大。
建议:以粗大动作训练为主,辅助以感觉统合训练,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动作技能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二.感知领域
优势:感知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具备听、看、味、触、嗅的能力。
弱势:感官对信息的获取以及统整能力差,感知经验积累不足,尤其是持续注意力的发展差。
建议:多予各种感知觉的刺激,帮助孩子积累经验,尤其是注意力的训练。
三.认知领域
优势:孩子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认识一些常见的物品及其用途。
弱势:学习动机差,认知量普遍不足,知识结构不完善。
建议:通过强化物的运用促进孩子的学习动机,通过系统的大量认知,增强和完善孩子的认知水平。
四、语言交往领域
优势:具备基础的口语表达能力,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基本需要,如:“要吃XX”,“要喝水”,“妈妈抱我”等。
弱势:语言交往的动机差,口语表达长度及准确性落后明显。对语言的理解时间长、反馈慢。
建议:通过系统的认知促进其思维的提高和语言的发展,通过强化物及游戏治疗增强孩子的情感体验,激发交往的动机和表现的欲望。
五、生活自理领域
生活自理能力全面落后,目前处在完全照顾中。
建议:通过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训练奠定自理能力发展的基础。并多予环境的支持。
六、社会适应领域
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差,适应时间长,有明显的躁动和安全感不足。
建议:通过全面的系统的训练增强孩子的适应能力,多带孩子到各种公众场所去玩,鼓励孩子参与活动。
给家长的建议:当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自闭症)时,请及时送往专业的早期干预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多篇研究报告指出,接受过早期干预的特殊儿童,在学龄期及成年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往往比没有接受早期干预的适应能力强。
对于高/低功能的孤独症(自闭症)儿童,相应的教育训练目标也应该有所不同。应该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个合适他的教育目标。#p#分页标题#e#
SR认知领域优弱势分析
SR现年4岁,在认知领域具备的优势如下:
1.当物品在面前消失时会找或追视;
2.能说出或找出刚刚看过的物品,如:杯子、笔、书等物品;
3.能够模仿说出简单的儿歌和童谣;
4.数字记忆再现能记忆两位(如:45);
5.能够模仿二至三个步骤动作;
6.能够独立的将物品按形状分类;
7.可以区分物品的大小;
8.能指认自己的身体部位(头、手、肚子、腿)及五官(眼睛、鼻子、耳朵、嘴);
9.认识常见物品(毛巾、手纸、杯子、笔等)。
在群体课堂上有常规意识,能听从老师指令。但参与活动积极性不足,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表现欲望不足。当到听到指令后,反应时间较慢。
针对XX小朋友的情况,我们给予的建议如下:
加强认知领域的学习,采取一对一个别训练为主,集体教学为辅,课后多练习、多泛化用,通过强化物的运用,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表现欲望,在群体课堂上多予机会表现,并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多予刺激。
作者为钟岩老师#p#分页标题#e#
SR精细动作个案分析
优势:手部的大动作发展比较好,比如:按电灯开关,拧各种瓶盖,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为一般,对撕纸也比较感兴趣,剪纸方面只能剪直线,手指的分化发展也比较好,如:用手指捏各种豆子,能用小勺子喝汤及插吸管串珠子,可以握笔涂鸦,也能翻开书本。
弱势:手指力量弱,手眼协调及手部控制力不足,不能在格内涂色,不能有目的的画画或写。
建议:以粗大动作训练和手眼协调训练为主,多练习拼图,捏、握、串、插、涂画写;及用筷子等。
作者为刘远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