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任文亚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 RDI融合部 任文亚
注意力是每个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我们在训练中需要攻克的最大敌人。但是如何进行训练,如何根据孩子的程度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下面特将其注意力训练内容分析如下:
孩子的注意力如何进行:静态 动态 游戏活动 人际交往。
一、静态中进行。
1)利用卡片进行,快速转换卡片
①家长表达卡片内容,孩子持续看卡片。
②家长快速转换卡片,孩子表达卡片内容。
2)快速指认卡片。(卡片摆放于桌面上/墙面/地面)
①家长表达卡片名称,孩子快速指认。
②家长快速拿卡片,孩子找相同的一张,如果孩子可很好地完成一张,可进行转换2张,3张(同时出现,卡片孩子找)。——视觉瞬间记忆。
③家长指认卡片,要求孩子跟随家长的节奏快速指认,其中可加入一些不同的形式进行。例:拍,指……——转换手部动作。
3)快速表达。
卡片摆放于桌面上,家长快速指认,孩子快速表达。
4)快速做出动作。
家长快速转换卡片,孩子看卡片内容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例:眼睛——指眼睛,衣服——拉衣服。
(备注:针对理解能力较好的孩子,可提升难度。例:看到眼睛拍肚子,看到衣服拍拍腿,其中可将理解能力融入进行。……)
5)模仿动作。(一步 二步)
其中需注意:动作的难易程度,(大肢动作——精细动作)速度的快慢,距离的近远,环境(1:1 小组 集体 外界)。
6)动手训练。
例:持续串珠,剪纸,搭积木,对倒水/珠子……。
7)看黑板。……
二、动态中进行。
1)模仿指物品。(大空间中进行)
家长可拍/指物品。例:拍桌子,拍拍门……,要求孩子跟随着家长的节奏进行模仿拍/指。
拍指小物品。例:可指小花的叶子……。
2)游戏活动。
例:找到藏起来的物品。拍影子,运物品,踩垫子,抢物品。规定一数字,家长可伸手指,伸到规定的数字时,孩子开始抢物品,如孩子不理解,家长可给予语音提示(跑)/声音提示(击打桌子)……。
3)人际交往——看他人眼睛进行简单的交流(沟通)。
当孩子有自我要求及自我愿望时,可合理利用孩子这一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以上训练内容可根据孩子的程度及基础进行,老师及家长也可根据其内容进行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