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的特殊儿童教育
一、生态涵义、概念主要意义
生态从字面上看指生活、生存的基本自然状态,因而有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之说。
1、生态系统:生态之间与他们整个环境的相互关系。
深度生态论(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体系)
社会生态论(共生、平衡、生态需求与社会需求平衡)
2、系统与循环
3、生态平衡
4、进化与适应
二、特殊教育生态观
(一)特殊教育的反思
1、学前教育(早期干预)。
2、职业教育。
3、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
(二)孤独症儿童教育生态观
1、孤独症儿童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共存共荣、相互需要、相互支持学习共绘人生、社区的平衡与“正态”、“常态”。
共荣共进的关系,相互需要(我们需要他们、向他们学习生命力、真诚、对我们的亲近)。
2、不要简化、畸化他们的生活。
要让他们有选择、尽量自食其力、不要删减生活环节。
不要因为孩子生理的原因而取消有关活动。
例:大龄儿童不要再教儿歌,可以教流行歌曲。教学要符合年龄要求。
3、障碍(智力、适应能力等)是动态的、变化的。障碍是相对的。
4、对“适应”的理解。
有一个智力障碍的音乐爱好者说;“我全部适应生活那会很庸俗。”
5、多从生态环境着眼,看其与环境的适应,利用或改变环境。
让环境活起来、主动起来,成立支持系统。
6、避免强补缺陷。
不要强调缺陷,同时存在潜能、能力、优势。从这里入手,可调动积极性——有利于发展。
7、全人的个别化的生态、生活的教育。
缺陷与潜能并存,包含学龄前、学龄儿童、职业培训、成人全生涯的人。
生存是连接的,教师是片段的,应该做好多个片段的连接,我们目前在转接过程存在不足。
针对个别化开展教育,平等参与生活。
8、自我作决定、自我调控。
被安排、被决定。
三、特殊儿童教育生态化教育内容
涵盖极广、有家庭、社区、学校、从宏观、中观、到微观
依据:儿童成长发展在环境中进行。
(一)家庭环境:
空间——客厅、卧室、洗手间、阳台
客厅活动——接待客人、看电视、全家聚会、听音乐、娱乐、开关门、防陌生人。
要求:
体现主人兴趣和爱好。有家的温暖感。自然、自由的、地板平坦的、防滑、洁净、通风、舒适、茶水、糖果。
建议:
客厅连接大门,要防盗、防陌生人。
接待客人的机会让孩子一起接待客人。
让孩子请小朋友一起玩,给大家发糖果,多给孩子玩。
(二)社区环境:
到小朋友家玩、邻里相处、过马路、商场购物、乘车、做客、游乐场所、医院、邮局、银行等。
如购物:
调查:
1、去什么商场? 2、货物的购买方式。 3、讨价还价。 4、购物名称(边买边教)。 5、找到物品位置。
四、生态化特殊教育原则
1、依自然生活、生态去利用或模拟。
2、对工作、生活的兴趣。
3、学习自己工作规划、参与。
五、生态化特殊教育基本流程
1、生态化课程。
既有内容,也有方法、既有目的、也有评量。每个孩子的生态环境不一样。根据儿童的生活环境教。
如穿衣服:
在卧室教(地点);爸爸妈妈教(谁);起床时教(时间)
2、生态化教育诊断。
在常态生活中的孤独症儿童,了解他与环境生活相适应的状况、同时了解他的环境与互动的现况、为拟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服务。
目的:了解儿童现状、了解环境现状、拟定实施IEP。
模式:
①孩子与谁/何时何地/做什么/怎么做/做得怎样/做得比同龄差还是比同龄好。
②工作分析:分解步骤(学习)
特点:
①置于常态时空、活动、人际活动、环境里。
②静动结合(较稳定的日常生活活动、现场操作的过程)
③对儿童作操作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量,弥补评量中只用结果分值而缺乏过程描述的不足。
影响儿童行为的变量因素:
①环境调整
②参与教育诊断的是谁
3、生态化教学活动设计。
怎样才能在最自然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是怎样学习的?他们怎样才能过一个丰富的人生?
①全生态化
适合13~16岁的儿童,即将进行成人生活。
特点:教学进入真实情境(生活情境中)教学时间不僵硬。
②半生态化
适合于8~12岁的儿童。
特点:部分进入生活情境,部分结构化教学,部分运用模拟。
③小部分生态化
适合于刚入学时。结构化教学占多数,少部分的生态化教学。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步骤):
1、了解儿童的日常生活,包括社区和机构(幼儿园的),在日常生活中的现状,一日活动。
2、家庭、社区、机构的教学目标。#p#分页标题#e#
3、参照当地、当时、当前社会生活的自然状态。
4、确定教学主题。
5、选择内容、形式、方法,注意引发儿童学习动机。
6、确定环境与教学资源。
包括: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教学
六、生态化特殊教育前瞻
特殊需要儿童在环境中会长大,教育介入会促进发展。
(一) 生态化教育
优点:1、自由,2、轻松,3、活动
不足: 缺少指引、帮助、缺少规范
(二)学校教育:
优点:引导、规范
缺点:限制、单一
生态化教学:就是要给他原本的轻松,又引导、规范、向自然学习。是一种全新教育模式。
教育家陶行知主张:
教师
生活教育
教学做合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以自然、生活、鸡犬牛羊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