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孤独症儿童语文学习的个案研究
摘要 目的:对一例在普通小学三年级就读的孤独症儿童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家长等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干预9个月,用日常观察法、访谈法、对比法对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多方面评定。结果:在研究中运用多种干预方法,提高了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状况。结论:运用多种干预方法可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 孤独症 随班就读 语文 个案研究
分类号 B846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随班就读事业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走进普通学校的课堂学习。语文课是普通小学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对儿童的理解认知、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诸多能力的发展有积极影响。近年有研究显示,由于孤独症儿童理解力偏低、思维狭窄、知识运用能力差等原因,他们在学习语文课程时会有明显困难。孤独症儿童应如何学习语文课程呢?目前我国大陆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研究者对一名普小三年级的孤独症儿童进行9个月的研究,探索能帮助该儿童学习语文课程的方法,希望能为特殊教育人士、孤独症儿童家长和普通小学老师提供一些参考。
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东东,男,南京市人,1998年6月出生,3岁时被诊断为孤独症。东东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南京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研究人员对他进行了近一年的干预,在帮他丰富自我意识和建立学校适应行为方面取得初步经验。东东的学习生活环境很好,长期以来他的家长和老师相处融洽,给东东提供了很多关爱和帮助,班里的同学也很友善,经常带着他一起学习和玩耍。东东是一名智力水平基本正常但智力结构不平衡的孤独症儿童。他在计算、记忆等方面能力发展基本正常,认知广度、理解分析、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发展水平落后于同龄儿童。在东东读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语文课以字词学习为主,他基本能完成教学要求。现在东东已经进入了小学三年级,语文的难度明显加大,造句、阅读理解、课文分析、作文逐渐成为学习重点,这些内容的学习主要与理解分析、想象思维、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有关。东东学习语文课程显得越来越吃力。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时间
2007.9~2008.5。
3.2 研究地点
江苏省南京市某小学。
3.3 教育评估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随班就读教育质量评估标准。本研究中的评估工作是通过研究者与东东家长和老师访谈,以及对东东的实际观测进行的。评估结果显示,东东在生字词的写、认、读,以及在课文的朗读与背诵方面均能跟上学校的教学进度。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意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等方面存在明显困难。根据以上特点,本研究从理解抽象性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知识运用和复述课文四个方面对东东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了评估。
3.4 教育措施与实施过程
研究者通过网络随时与东东的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每周2次与他们进行访谈,共同制订干预计划,调整教育策略。另外,研究者还每周到东东的班级现场观察记录1次。研究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干预。
3.4.1为东东制定个别化的语文课程学习目标
普通小学的语文课程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围绕该大纲组织教学。研究开始之前,东东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大纲里有什么,就让东东学什么,老师和家长对东东的学习效果不强求。显然这样做有一定道理。但普小的语文学习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东东的语言表达、理解分析以及思维、想象等很多能力的发展都明显落后与同龄儿童,因此,普小教学大纲所涉及的内容,不可能全都适合东东学习。然而,长时间以来,东东在学习语文课程方面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很多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也被用来学语文,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同时东东的信心和兴趣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研究之初,东东对语文的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自觉性差,思维懒惰,在组词、阅读理解、课文分析、意境体会等内容的学习上经常表现出行为和情绪上的强烈抵制。面对这种情况,研究者与东东的教师和家长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决定根据东东的实际情况,制定个别化的学习目标,该目标以表格的形式展示,清晰描述了东东学习需要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以课文《赶海》的学习目标为例,详见表1。东东在写字、朗读、背诵、读音这些方面的学习没有困难,学习目标与普小教学目标是一致的,这部分内容没有在表格中列出。
3.4.2 教学活动过程
制定完学习目标,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帮助东东顺利完成这些目标。结合东东的自身特点,在研究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1)提前展示学习目标,适当预习新课
在研究过程中,东东每一次学习新课之前,都由老师或家长向他展示并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另外,家长还要带东东先做一些预习,帮助东东在头脑里建构起基本的知识脉络,为课堂的互动学习做一些必要准备。
(2)加强视觉学习
众所周知,孤独症儿童的视觉学习优于听觉学习。板书和多媒体#p#分页标题#e#是视觉学习的重要途径,结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鉴于这些特点,教师从板书的视觉布局上进行了适当安排。根据东东的学习目标,教师把讲课内容分解成几个鲜明的板块(一般不超过四个)展现在黑板上。每一个板块都有明确的主题。以课文《赶海》为例,板书结构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赶海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第二板块:赶海的过程;第三板块:赶海结束时,作者的心情。在每一个板块里教师用关键性的字词和清晰明了的文字(有时也要配合使用图片)把该部分的主要内容介绍清楚,有时也可以用彩色粉笔把重点部分标记出来,这种方法可以使板书显得条理清晰,东东对讲课内容能够一目了然。另外多媒体教学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这种手段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示大量的知识信息。研究显示,通过使用多媒体,既可以满足普通儿童对教学信息量的要求,也可以促进东东对讲课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3)抽象性字词的讲解
东东进入三年级后,遇到的抽象性字词逐渐增多,而且随着就读年级的升高,这类字词将越来越多。抽象性字词已经成为东东学习语文的一个关键性障碍。如何帮助东东学习这些内容呢?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
研究显示,人类思维的抽象性与具体性有密切联系。东东对具体性事物的理解能力尚好,鉴于这种情况,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尝试通过借助大量具体性事物的方法,达到帮助东东理解抽象性字词的目的。具体采用的方法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在帮助东东理解抽象性字词时,先为他创设相关情景(生活经历或童话故事);然后在情景中选择适当的时机呈现这个字(或词);最后借助大量情景来帮助东东体会这些字(或词)的含义。如对“运气”含义的讲解,“小白兔去山上采蘑菇,第一天他只采到一个蘑菇,他很不开心,他的运气真不好;第二天,他采了一篮子蘑菇,他高兴极了,他的运气真好”;“我从化纤新村坐76路汽车时,经常没有座位,今天我一上车就有座位,真让我开心,我的运气真不错”。有时这些描述具体情景的语句可能会显得啰嗦,如“我从化纤新村坐76路汽车时,经常没有座位,今天我一上车就有座位,真让我开心,我今天的运?娌淮怼薄U飧鼍浠叭绻?谩敖裉煳乙簧?6路车就有座位,我的运气真好”来描述会更符合语法要求,且包含了第一句的全部含义,但后一种描述并没有把隐含信息(如以往的坐车经验、人物的心情)直接地向东东展示出来。由于孤独症儿童思维机械狭窄,精炼的语句并不利于他们对情景信息的全面掌握,会对词意理解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这些看似“啰嗦”的语句对东东理解新词是有帮助的。另外,小学生学习某个新字(或词)的含义时,通常采用查词典的方式,但通过观察这种方法并不适合东东。由于字典上的解释有明显的书面性和概括性,不利于东东对初学新字(或词)意的理解。在经过大量的情景运用后,在东东体会出了该词基本含意后,再让他了解词典上的相关解释。这些解释通常会准确概括东东的种种体会,帮助东东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4)引导东东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学习
儿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学习可以明显提高学习效果。为了帮助东东提高课堂利用效率,教师在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研究中教师在课前把东东学习目标中涉及的内容分解成几十个知识点,然后再依据这些知识点设计出一个个小问题。上课时以较快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教师边讲课文,边把这些小问题一个个抛给学生,带动学生与教师进行高频率的课堂互动。该方法可以使东东不断处于“听和(或看)一写”、“听和(或看)一说”、“听和(或看)一做”的学习状态。教师通过观察东东在集体反应中各种表现,判断他的注意力状况和对这一知识点掌握程度,然后考虑是否进行知识复习、同学示范、单独提问或讲解新知识点等。在这种集体互动活动中,一般在1分钟的时间内(包括教师的提问时间)学生回答3~4个问题。如:问“同学们想一想海水离海岸越来越远的现象叫什么”,答“退潮”;问“退潮的时候到海边捡螃蟹、大虾等海产品,这种行动叫什么”,答“赶海”;问“本文作者什么时候去赶海”,答“暑假”。在课堂上老师也可即兴抛出一些问题,或运用一些教学技巧活跃课堂气氛,总之要努力营造宽松、活跃、变化、快节奏的学习氛围。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为东东提供的参与机会远远多于单独提问,不仅有利于东东保持注意力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其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东东的学习目标通常是一些基础性知识)。
3.4.3 个别化的课后作业
课后写作业是保障学习目标完成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根据东东的学习目标,研究者为东东设计了个别化作业,主要种类如下:
(1)理解类作业
这类作业的目的是加深东东对课文的理解,具体的内容以本课所学的知识为主,可以穿插一些以往东东掌握不牢固的部分。常用的题型有选择题、排序题和连线题。选择题以理解字词为主,题目的形式是给出新学的字和(或)词,同时为该字和(或)词提供不少于三个解释,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排序题侧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常用方法是:在每一课课文学习结束后,研究者选择一些语句,其中的一些句子是体现课文含义的,随机排列这些句子,让东东先挑出能够反映课文内容的那些句子,然后按照正确顺序排列出一篇结构合理的短文;连线题侧重于学习如何用字、词组成长短句,题目由一些随机排列的字、词和短句组成,让东东把有关的部分连接起来,组成一些结构合理的长短句。有时东东对这类作业答案死记硬背,给人造成理解课文的假象,研究中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还采用了一些措施,如:打乱选择项目的顺序、每次作业尽量变换答题形式等。
(2)知识运用类作业
这类作业主要是帮助东东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主要形式有:课文内容填空、造句、读短文答问题和看图写话四种形式。其中“课文内容填空”不能完全照搬课文中的语句结构;“读短文答问题”中的短文内容与所学的课文内容无关,长度可由短及长,最长可与课文长度相当,以学习字词的运用和短文大意为主;东东做“看图写话”时,要给出相关的图片,在研究早期也曾适当给出一些与图意相关的词汇和短句,鼓励东东用自己的语言把图的主要内容写出来。在东东首次完成这些作业时,常常给他提供一些帮助,如允许他参考语文课本和请教老师同学等,以降低他对这类作业的恐惧;类似的作业让东东完成2—4遍,每次作业不能完全一样,形式内容要有所变化;每次完成作业后要及时批改订正,保证作业质量。不仅如此,研究者还建议家长在东东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在适当的场景,运用这些知识(如字、词、句等),鼓励东东把所学的内容运用到日常的语言交流中。
(3)复述课文
课文复述就是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内容基本完整地描述出来。课文复述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对发展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这类作业的主要目的是练习东东用自己的语言,对已经理解的课文内容进行正确表达。这类作业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成员控制在3—4名左右,可以在学校或家庭中进行。每次小组进行复述练习不必拘泥于课文实际的段落编排顺序。可以先把每一篇学习的课文都划分出几个内涵鲜明的主题,东东基本理解了这些主题的内容后,让小组成员先围绕其中的一个主题进行复述,鼓励成员们在描述中运用新学的字、词、句。每个主题复述都完成后,再练习对整篇文章进行复述。在小组学习中可以随机穿插进行一些小评价,如评价每个成员的复述虽然不完全一致,但都是很好的答案,这样可以帮助东东慢慢体会口语表达的灵活性和丰富性。依据实际情景,评价工作可以找小组成员或东东完成。
上述的教育实施过程不全在学校中进行。东东就读的学校没有资源教室和资源教师,他完全是跟着班级上课,学校教育不能完成的一些内容(如部分作业、预习、对抽象性字词讲解、课文复述等部分)可以放在家庭中完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进行。
4 结果
在研究中,干预前和干预后都对东东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了评估,分别从理解抽象性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知识运用和复述课文四个方面进行(见表2)。
5 结论与启示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运用多种干预策略,使东东的语文学习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初步探索出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语文的一些教育方法,希望能够为特殊教育、家长、普通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性建议。
根据孤独症的儿童实际情况,首先为其制定个别化的学习目标,可以把对抽象性字词和课文主要意思的理解掌握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在学习新课前,要让孤独症儿童熟悉学习目标的内容,并做适当的课前预习。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和加强孤独症儿童的视觉学习优势。
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宽松、活跃、变化、快节奏的学习氛围,带动孤独症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根据孤独症儿童对学习目标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其布置灵活多样的个别化课后作业。
在孤独症儿童的学习生活的实际情景中要及时、大量地运用所学的新知识。
本研究历时9个月,分析探讨了几个基础性问题,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但实际上,语文课程学习的涉及面是很广的。孤独症儿童在语文课程学习方面是否可以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可能,教育者对这类儿童是否可以有更大的教育期望值,这些教育期望如何才能具备可操作性,相关研究还需要深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