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孤独症生活两年之感受感受
对于我,经历了贫穷、奋斗、平淡、创业、辉煌、灾难----到今天!想提笔写点东西的时候,才知道文字是这么无力、每个华丽的辞藻和动听的语言,都变的这么苍白!我不知道从哪里提笔,能够表述我心中的幸福与悲伤!我的艰难与痛苦!以至于生与死!
两年对于一个人,是很短的时间,对于某一种生物可能轮回了无数次!在这万物生灵的宇宙中,我们是这么的渺小,渺小到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因为不了解彼此,可能都是在互相揣摩对方的生存空间,用探秘的眼光去观察对方,就像我们人类去探索宇宙!
而在我们身边却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很简单、他们很可爱、然而他们有时很暴躁、有时他们很无助。。。就是这么一群不被人关注,我们想关注也没有机会关注的群体----孤独症人群。
不了解孤独症的我们,更多的是关于他们不与人交流,没有对视,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或者突然的暴躁或者自残!很少有书本或者专家告诉我们,他们是有感情的,他们的情绪也是可控的,他们也是我们这个群体的一份子,他们不但需要关注,更需要爱!
两年的时间,我有大半的时间是和这个群体生活在一起,吃饭、睡觉、跑步、游戏、学习。。。感受他们的快乐与悲伤、宣泄与无助、自残与伤人。。。我和我的团队成员的身上随时都会有青淤或者抓伤的伤痕,就像他们一样,我们感觉自己的躯体几乎没有了痛觉!也许是心被压的太重了,肉体反而增加了抵抗力!
这些12-26岁的孤独症人群,具有的是我们所欠缺的真实、坦白、简单却执着!可以用一张白纸来形容这些称之为我们的孩子的大人!不知道大家想象过没有,面前一个高出你一头的男人,他的智力年龄只有2岁!他们和人的沟通和交流简单到从眼睛里你就能读懂他们。他们能直白的告诉你,他喜欢你或者是不喜欢你,他们不会掩饰,更不会修饰!他们给你的永远是能回答的问题的真实的答案!你如何仰视他们?如何和他们建立平等互动的关心?
最初和他们在一起,主要是如何了解他们,如何和他们沟通,如何让他们接纳自己,有的时候本来好心和他们说话,也许引来他们的漠视,还有可能被他以为是威胁。第一次挨打,还是做义工的时候,一个家长去楼上取东西,让我在楼下帮忙照看,我蹲下身来,陪她说话,哄她开心,她不但漠视,还哭闹不止,我使出来浑身的解数,还是不能让她安静下来,就想抱她起来,去楼上找妈妈,可是突然她扬起巴掌就打过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我没有任何防范的脸上!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是没有经验。不过脸上火辣辣的痛,却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不知道多少家长,多少他们的最亲近的人,被这样伤害过,却只能无奈的接纳,因为这些“孩子们”不知道,因为他们控制不了自己。
当自己付出全部心血组建了这个孤独症人群生存的社区的时候,我不知道我面临的是什么,因为没有前人走这条路。
为了和他们沟通和他们交流,我奔走于智力落后的特殊教育学校,精神病院,更去过重刑犯的监狱,倒不是探秘,就是想了解单一思想下,人的欲望和想法!
归纳起来挺有意思的,在智力落后的群体里面,吃是能够激发他们潜在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为了达到他们喜欢的食物,他们会听从监管老师的任何指令。
在精神病院,有两大类,一大类是民办的精神病院,应该叫托管中心,直白的就是药物控制病人的情绪,让他们不再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看到他们,心里很酸,其实就是一个“动物”托养中心,他们没有了人性的任何欲望!离开那里,回到正常社会,我们的社会只是一个表面上现代的国家,审美意识上的精神分裂症很严重!也就造就了芙蓉姐姐,凤姐之类的“粉丝”。这个话题很严肃,是当下的,也是学术的,因与人的生存关系无关,故少有人关注。另一类是政府投资,以研究为主的精神病院,有些院里鸟语花香,不知道是不是实际是这个样子,反正我每次参观这样的机构,都觉得他们是最幸福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压抑的人性控制,更多的是引导式思维,配合药物控制病人的情绪,人性的单一欲望得以引导和满足。
关于监狱,国外的我没有接触和研究过,但是从文艺的角度,和电影宣传的角度,大多以性欲望和冲动作为这类人群的主要欲望。在中国监狱,每天除了劳动,生命的欲望是他们的精神中心、情感中心,性冲动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中国监狱这是必须根除和驱散的。所以在监狱,人性是在被压抑、被控制之下的一个不断自我压抑、不断反复挣扎和焦躁的过程!
而我们这些“孩子”,称之为孩子是因为他们具有了成人的身高和体重,智力年龄却只有2-3岁,所以我经常和别人提及我的“孩子”的时候,很多人是不理解的眼神或者疑问!因为他们的年纪已经是青少年更可以说是成人。把他们不等同于上面两类的原因,一是他们大部分确实智力落后,但是他们在某一方面却超出常人,对于道路的记忆,对于自己关注的物品及食物的放置位置等,他们能够记忆深刻,并能准确的找到。不能划归后者的原因,有些药物只能控制他们的多动及狂躁,但是不能控制他们的某些问题行为,如对某一物品的依赖,对某一种事件的反应!还有突发的情绪问题等。
对于有些大龄孤独症,我们没有可以借鉴的康复方法,他们的生理条件都非常的好,有的孩子的力气高出常人很多,如果不控制他们的行为问题,我们就无法让他们改变,或者说,让他们和正常社会更接近,让家长能够和他们的孩子像正常家庭一样,一同走在商场、路边!只有控制他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接受社会规范!所以我提出监狱的形式,这只是一个想法,因为他们的智力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和这个群体生活的这两年时间,感触最深的是家庭教育问题!对于这些孩子,他们有和正常人的差异,但是他们更具有正常人很难具有的持久性,所以对于从小的教育模式,家庭规范,社会参与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很多孩子,规范之后,除了具有一些智力落后等因素,其他方面真的可以用可爱、简单、直白来形容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培养他们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会让我们感受他们的优秀之处,我们这里就有一个孩子,经过两年的康复,他能够做很多的日常料理,很多方面是同龄人无法做到的,但是他们突发的情绪问题,却不能够回归到正常的社会。在孤独症的这个群体,他们有对喜欢的人的依恋,他们有对爱他的人的喜欢,只是表达的方式和我们有差异而已。他们也有自尊,更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和行动,如何找到刺激和触发他们和我们共同交流的焦点,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找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的特点,让这个特殊群体能够走到我们中来,我们能够走到他们的世界中去!正视孤独症的不可恢复性,但是可以引导他们走出孤独,激发有些孩子还可以超出常人的能力!不但改变他们的个体,改变他的家庭的生存态,同时创造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