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行为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作用》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孤独症是全面发育障碍中的一类疾病,全面发育障碍又称为:弥漫性发育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普遍性发育障碍。孤独症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功能障碍、言语交流的困难以及固定刻板的行为模式和(或)兴趣。约70%的患儿同时伴有精神发育迟滞和智力障碍。它是一组严重的早发性发育障碍性疾病,一些使用汉字的地区和国家也称之为自闭(Autism)。自闭症一词早在1913年布鲁勒(Bleuler)医师即用以解释临床治疗案例中发现患有精神分裂的成人并患所具有的极端孤立而无法与人沟通的精神失调特质。1943年李凯(L.Kanner)医师认为他所研究的十一名儿童最主要的孤立特征与布鲁勒的解释极为类似,但为了易于辨别这类儿童的孤立症状,并非突发性,而是先天性建立或反应人际关系而采用此词,并命名为“早期幼儿自闭症、孤独症(Eaely Infantyle Autism 1944)”以强调这种早期发病的精神症状。
孤独症的研究、教育与治疗是近60年备受医疗与教育等各界关注的话题之一,早期主要把孤独症归属于精神病的范畴以及主张“孤独症乃变态的儿童精神病质”,亚斯柏格(H.Asper ger)企图揭开孤独症之谜。此后又试图从生理学,生化学等先进科技的理论与研究探究孤独症的原因,然而迄今为止并未获得一直性的解释与答案。
六十年代后期,孤独症的教育治疗以延伸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可能,参与社会生活为目标积极进行训练。在改善与去除孤独症儿童症状与不适应行为或者形成适应行为与日常生活自理及专业技能最惯常采用而有效的方法既是行为疗法,行为疗法用于改善孤独症症状始于1960年菲斯特等人的研究,诸多医学专家进行精神分析学的治疗与行为疗法之比较研究,并且证实了行为疗法的有效性,行为疗法此后成为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核心,上世纪六十年代孤独症的行为疗法在形成适应性行为方面主要采用渐进法,以形成类化模仿行为、互动行为、社会性行为以及语言和阅读能力等,至于在改善或去除非适应性行为方面,主要采用惩罚技术以消弱或者去除伤害,固定而重复的行为,及危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行为。
由于孤独症儿童自身特征在社会化行为、人际沟通行为、适应环境情境,自动能力,情绪,注意力等方面存在着严重障碍,目前就教育者的立场,仅能以改善其非适应性行为,使孤独症儿童能够接受教育发挥其潜能,并协助其回归社会自立生活作为教育目的,行为疗法可使用于孤独症儿童的诸多实例,最终目的正是以协助孤独症儿童改善其社会适应问题并期望在社会上自立成为可能。
鉴于孤独症儿童的特症,我们制定了书法行为治疗,借助于书法治疗——群体毛笔书写练习这一特定的行为来进行康复治疗,本研究旨在初步探索书法行为治疗是否对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化行为,适应环境情境和注意力等方面有康复效果。
书法行为治疗制订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固定环境变数。
2、操作环境变数以形成行为。
3、操作上述行为以控制个体的行为和发生的频率。
4、以增强行为,消弱或去除行为,以及形成新行为等三种方式控制及改变个体行为。
5、当该行为的发生频率低或者没有发生,则给予适当援助使之发生(Prompung),若该行为频率增加时,则须有系统地减少援助的次数(Fadingont)。
二、研究方向
(一)研究目的
主要探讨书法行为治疗是否对改善孤独症儿童言语交流,人际交往,社会化行为起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其非适应性行为,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有效合理的行为治疗方法,进而为推行书法行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样本系由长沙市盲聋哑学校培智部自闭症班六名孤独症儿童组成,(为保护孤独症孩子的隐私权,在此隐去他们的姓名)自然情况见表1。(At1——At6为学生档案编号)
编号
性别
年龄
智商
主 要 症 状 表 现
言语
行为
人际交往
认知
At1
男
8
61
反复语言
无主动语言
严重刻板行为,严重多动行为。
拒绝与人正常交往
有抽象思维能力,机械记忆
At2
男
11
60
自言自语
刻板行为,多动行为
拒绝与人正常交往
有思维能力,机械记忆
At3
男
8
无语言表达
刻板行为,多动行为
拒绝与陌生人交往
抽象思维能力差,机械记忆
At4
男
7
68
无主动性语言,反响语言,延迟性反响语言
严重刻板行为,多动行为
拒绝与人交往,回避
有一定认知能力
At5
男
8
50
无主动性语言,反响语言,延迟性反响语言
严重刻板行为,多动行为
回避,无主动交往
有一定认知能力
At6
男
7
36
无语言表达
严重刻板行为,多动行为
回避,无主动交往
有一定认知能力
注:反响语言(encholalia):对词语无意义的重复,即鹦鹉学舌式。
延迟性反响语言(delayed encholalia):重复过去听到过的词语或短语。
实验组在此之前未进行过任何书法活动,没有任何书法知识和书法技能。
(三)研究材料
本研究采取儿童孤独症行为检测表(chilahood autsm plating svale cars),法国IBSE量表来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测评,根据测评制订行为量表,在书法治疗中进行观察记录。
本研究采用两种孤独症儿童测查量表,由孤独症儿童的班主任填写:
1、法国IBSE量表实验版,共有33项可分为六大类:社会化行为、通行为、适应环境情境、自动能力、情绪与本能反应、注意力、知觉。每项目依其行为出现频率分别给予0至4分;0分为从未出现,1分为偶尔出现,2分为常常出现,3分为极常出现,4分为连续出现。
本测查在测评被试在经过书法行为治疗后的人际交往,社会化行为的改善状况。
2、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核表
(Thechild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本量表共有十五项分别为:人际关系、模仿行为、情感反应、奇异的身体动作或仪式、对无生命物的特殊喜好、抗拒环境的改变、奇特的视觉反应、奇特的听觉反应、浅感觉反映、焦虑反应、口语沟通、非口语沟通、活动水平、智力功能、总的印象,每项依据正常(1分);轻微不正常(2分);很不正常(3分);极不正常(4分),给予评分。
本测查旨在测评被试在经过书法治疗后,总体适应能力的表现。
(四)实验程序
1、准备阶段:
治疗一周前对被试进行测试和评量得到测评结果。
2、书法行为治疗阶段(5个月),每周5天,每天1小时。
(1)书法行为治疗方案设计原则
提供一个结构化的环境和社会交往的经验,提供使儿童感到舒服又兴奋的活动节奏及模式,用积极正性的书法行为过程来替代孤独症儿童负性#p#分页标题#e#行为,用简单明了的指令语言及手势知道他们的行为。每天由治疗师观察记录孤独症儿童的表现。
A:书体选择:楷书欧体
B;书写内容:基本笔画,结构简单的字。
C:书写进程:先描红后临写
(2)书法治疗用具
毛笔:中白云 笔架
砚台:10cm×10cm 毛毡:40cm×50cm
墨汁:一得阁 纸张:毛边纸
(3)书法治疗程序
①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内,由生活老师将被试送至书法治疗室门前。
②治疗师将被试安排在固定的座位上,在安排座位的同时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如:“这是××的座位,请××坐在座位上”等。
③认识桌上的用具,毛笔、砚台、墨汁、毛毡、毛边纸、笔架,治疗师依次从桌上拿起,让被试也拿起同样的物品。重复名称,再放回原位。
④示范拿毛笔姿势,请被试与治疗师一起拿好毛笔,同时说:“我要拿毛笔写字”。
⑤示范用毛笔蘸墨汁及写字的程序。
⑥讲解字帖内容,请被试和治疗师一起读出字帖上的字。
⑦带领被试把书写用的毛边纸折格。
⑧被试描红书写。
⑨写完后要求被试把作业放在指定地点,把字帖交回治疗师手里。
3、结束阶段
书法治疗结束完成一周后,对被试进行测量评估。
三、结果
表2 书法行为治疗组IBSE量表前后测查结果比较
前 测
后 测
T 值
X
Sx
X
Sx
社会化行为
15.67
0.23
10.34
0.74
**4.94
沟通行为
19
0.49
12.17
0.77
**7.43
适应环境情境
23
0.72
15.67
1.58
*4.22
自动能力
13.34
0.47
17..67
0.66
**6.78
情绪与本能反应
13.34
0.9
9..17
0.44
**4.17
注意力/知觉
18
1.77
11
1.8
*2..78
* * P<.01 * P<.05
表3 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核表,各人总分前后测查结果比较
前 测
后 测
T 值
X
Sx
X
Sx
At1
3.4
0.2
2.27
0.06
**5.14
At2
2.87
0.15
1.87
0.1
**5
At3
2.8
0.12
1.74
0.13
*5.3
At4
3.6
0.14
2.74
0.13
*4.3
At5
3.47
0.18
2.54
0.16
*3.58
At6
3.4
0.16
2.47
0.18
*3..58
* * P<.01 * P<.05
为了从整体考查孤独症儿童的改善情况,此表我们着重从每一个人的总体十五项总分平均评价的改变程度。
从表3可以看出:书法行为治疗对孤独症儿童为期五个月治疗后个人总体适应能力有明显改善,其中At1 、At2、 At3经T检验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P<.01),At4、At5、At6经过检验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05)。
四、研究的成果和体会
孤独症作为一种全面广泛性的发育障碍,除了大脑结构及脑组织可能存在目前尚不能确定的缺陷或病变之外,其主要表现则是各种异常的非适应性行为障碍,如:由于在引发谈话和交流信息方面的困难,导致语言信息应用和人际交往行为的严重缺损,由于不能表达主观愿望,缺乏与周围人的沟通能力,从而导致适应社会环境严重困难,此外还表现出许多重复、刻板和怪异的非适应性行为,以及情感活动(如:情感的体验与表达)的严重障碍等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对孤独症儿童除了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之外,开展各种形式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行为矫治训练都有一定的效果,如:发音治疗、言语训练、感觉统合运动治疗、生活技能训练及各种行为矫正治疗,对孤独症儿童采取合适的行为训练和支持手段,是可以使他们在独立生活技能方面得到增进和改善甚至可以取得更高水平的发展,并且能在一定的社会团体中生活和工作,但是研究资料也显示,疗效的取得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辛历程,实际上直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一种更快捷更有效和普遍适用的矫治方法,因此有人认为一种结构化的生活计划和教育程序,可能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是终生需要的。
书法行为治疗,是根据中国书法艺术的特有功能,即它同时兼有对人进行整体的调心、调息和调身的心理行为矫正治疗功能,它能使人的心身健康得以调整和改善。同时书法行为过程既有一种简明和易于投入的方法,又有一种微妙、复杂的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使个体自身得以调整,也可促进书者和行为治疗有关人员进行自然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改善和提高书者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从书法行为所特有的行为矫治功能出发,针对孤独症儿童心身特征,我们尝试了在六名孤独症儿童中进行书法行为矫治,为期五个月,经过严格设计与安排,在一种结构化、规范化治疗环境中,同时在一种愉快、融洽,对孤独症儿童具有吸引力的治疗氛围中,促进了孤独症儿童在心理行为的整体结构上发生较全面的改善和提高。本研究使用法国IBSE量表和儿童孤独症行为核查表,对6名孤独症儿童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两次测评,前后结果对比显示,经过五个月的书法运作行为矫治,孤独症儿童的总成绩有显著提高,差异显著性(P<.05)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社会化行为、模仿行为、言语反应、身体运动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研究结果证明了书法行为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孤独症儿童社会相互作用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对制约人类交际的高度复杂和精巧的规则没有掌握或者掌握的#p#分页标题#e#有限,他们没有足够的想象力去思考过去和现在并为未来作出某种适应的计划,他们需要了解下一步将发生什么,使之感到舒服和安全。由于书法行为治疗作为行为疗法的特殊形式,它给孤独症儿童提供了一种规范化、结构化、程序化的治疗过程和治疗情境,以一种特殊方式吸引了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心理行为指向从一个封闭的主观世界,转向到另一个外在开放的情境中来,这就为我们促进孤独症儿童心身进一步改善提供了基础。通过书法行为治疗,用积极的正性行为取代负性行为,把他们的行为引导到一个正向发展的方向上,同时也是对他们行为自我调节的一种治疗。
书法行为治疗过程是一种集体的交流过程,可以获得治疗师与伙伴的交流与鼓励,特别是通过书法行为使孤独症儿童获得一种新技能,并取得不断改进和提高的书法成果,这些作为行为的强化因素,可以激励孤独症儿童增强自信心,进一步投入到后续的治疗中去。这也有助于改善和增进孤独症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在这里我们要提出的社会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些受到其文化群体和家庭重视的适当行为模式、信念、标准和动机。人的身心发展是持续毕生的过程,随着身体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人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也在变化,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也是如此。目前就教育者的立场,仅能以改善孤独症儿童非适应性行为,使其能够接受教育发挥潜能,并协助其回归社会自立生活作为教育的目的。
存在的问题:孤独症儿童的问题从根结上来说就是交往问题,语言是其中最大的障碍,所以语言问题的解决恰恰就是一个大难题。在本实验的操作过程中侧重于结构化的训练(比如要求被试按分解的步骤完成指定的工作,即逐步完善被试的个人工作系统),而在语言训练方面的要求相对不是那么严格,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主要就是存在语言理解与语言交往的问题,在训练他们的时候从情感入手无疑是最有效的,但是训练结果总是差强人意;低功能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主要是发音的问题,通过被试感兴趣的东西引导是必要的,同时有目的地训练其对“气”的自如运用是首要环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低功能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训练还没有大的突破。再者孤独症儿童的学习存在阶段性进步和阶段性倒退的现象,所以阶段性的进步有时候并不代表他就能永久性的掌握,只是对某种方法的运用得到证实罢了。
参考文献:
1、《孤独症儿童教育教育与训练文集》北京出版社 1997
2、《孤独症诊疗学》李雪荣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书法艺术心理学》高尚仁(香港)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