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闭症行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温洪这位在众多自闭症家长心目当中和蔼可亲的大姐,同时也是一位大龄自闭症孩子的母亲,还是一位长期志愿者,还是中国精协和中国精协孤独症委员会的负责人。听了她的讲话感触很大,以前总感觉作为政府不关注自闭症群体,换位思考后发现,作为政府发现群体,才能谈的上帮助。从事自闭症教学十一年了,很多家长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是自闭症,更无法与外人沟通,在我们社会目前状况来看,社会上太多人不了解什么是自闭症,什么是孤独症,随着各界人士,各种组织的广大宣传近几年有许多的人都了解自闭症,听说过。但是对于怎么样帮助到这些孩子们除专业人士无人能说上来的。温洪大姐说:在残疾人中自闭症权益保障缺乏是最严重的人群,卫生部统计的自闭症有四万人,其实中国远远不止这些,按美国统计的比例110:1的话,中国自闭儿的数量惊人。温洪大姐还讲到作为家长和老师要终生康复的观念,并且要具有科学化和本土化。现在国家对自闭儿保险、信托、医疗都在商议中,还有方案。
温洪大姐提出几个理念和大家一起分享:
1、 对于自闭儿的训练要有长期性,持久性的认识。
2、 家长期望值过高,训练强度不合理,青春期会出现问题。不论家长和老师都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还要毫不动摇地相信:“病情再重的孩子也有程度不同的自理”。 这时她举了日本“榉之乡”的例子,在“榉之乡”成立前五年里,工作人员如救火般的处理着机构里所发生的事。但是在二十五年后在那里的自闭症人过着平稳、有序的生活,有的可以做简单的工作每月赚一些工资借自己零花。
3、 科学规划,从“终生教育”的角度采取正确的训练措施。有的家长辞职陪孩子训练,有的家长砸铁卖锅也要把孩子治愈,这样只会影响家庭生活,家长急于求成,也会影响到机构里老师的教学。利用环境相融、潜能开发、开发长项等来训练孩子,温洪大姐说她这些年的发言稿都是她的儿子帮她打字完成的。这其实也是孩子实现自身价值方式之一。
4、 提高境界才能携手合作:(以下摘自温洪大姐发言稿),作为一名家长,我能深深地体会到,要说不幸,我们比孩子更不幸。他们由于不能深刻体会“悲哀”这种折磨,至少心灵的天空一片纯净。而我们作为家长,年年月月时时事事地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为他们的无法正常生活而无时不刻地受着“椎心之痛”。还要去筹高的治疗与训练费用,还要去应付社会上的各种不解和不公,还要程度不同的放弃自我的尊严和自我的生活……。我们变成了一群苦难的行者,而经历着似乎永无出路的“无期徒刑”。但是,家长的振作是孩子真正的依靠,我们责无旁货,没有放弃的权利,所我们必须坚强。也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家长们都成为孤独症服务事业中永远挺立不倒的脊梁。我们永远挺立着,孩子们就永远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所以,我们只能是“生命不已,挺立不止”,这已无可更改地成为我们家长终身的宿命。但是我们不能老是“独自挺立”,家长们应该也有责任努力实现“团体挺立”。一个人的力量对于社会来说是太渺小了,只有一群人集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更好地达成心愿。所以我们要从自身的不幸之中跳脱出来,把眼界放宽一点,把心胸放开一点,看一看全中国,看一看全世界。如果按照美国官方的数据,每110个正常人中就会有1个孤独症谱系障碍者,中国孤独症人群该有多么庞大!试想一下,如果这样大的一个人群由“我“变成了“我们”,那是何等强大的一支力量!我相信,孩子有了“我们”就将不再孤独,而我们有了“我们”将无坚不摧。所以,我常以一个家长的身份请求大家:不仅为自己的孩子,也为更多的孩子做一些事情;不仅要团结起来,还要组织起来,不等不靠,创造条件开展工作。希望我们有更多的家长真诚地携起手来,摒弃自怨自哀和牢骚指责,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努力做攻坚克难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为我们的孤独症孩子去创造一个能够有尊严、有品质地生活的崭新的明天!
5、 机构建设,民办机构有不可替代的力量,提高机构能力还到各级政府购买力度,在学前培训、托养和就业方面。同时还提到要妥协,在方法上、路径上、偶尔还是很有必要的。再一个是学会原谅。还有团队的力量也很重要,行业团队能力建设,要识大局,顾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