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儿能否顺利入学是教育公平的关键体现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国际教育界已经普遍认同给这些孩子平等教育环境的做法。以前采取特殊教育的方式,虽然教育方式貌似适合这些孩子,但其实是对他们实行差别对待,也难让他们融入正常的生活环境。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逐渐接受这种做法,但总体来说还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平等的观念并没有树立,存在着有意无意的歧视观念。在这起事件中,家长们在努力为自己的孩子“纯洁”学习环境,想赶走自闭症孩子时,其实是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反教育,传递歧视与冷漠。
二是普通学校给予这些儿童教育,缺乏师资和教育教学设备的支持,比如,如果普通学校接受自闭症儿童,就应该有懂得自闭症儿童教育引导的教师,还比如,如果普通学校接受腿部残疾的学生,就应该有残疾人通道和设施,但目前看来,普通学校还是按传统设计,于是,这些学校难以接受这些学生,也无法让他们融入正常的学习环境,就制造了和其他学生以及家长的冲突。
教育公平是一个需要长期普及并加以践行的理念,这需要每个公民转变自己的观念,尊重并维护每个个体的合法受教育权利。例如:49名家长联名上书,貌似代表了“民意”,也很“民主”,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不可能通过投票、民意表决方式来决定的。家长们要意识到,今天以这种方式去剥夺他人的受教育权利,明天同样的事也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实施教育公平的同时也需要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从公平理念出发,改革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使其最大可能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适应和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