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情绪 忽略情绪
有家长来咨询,当提到近期孩子在幼儿园调班时脾气变大等问题时,我告诉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不能让孩子积压情绪,不然到了青春期会很麻烦;当看到家长因我稍微设置了点难度来逗问孩子,孩子有点挫折家长马上就嘘呼孩子时,我又告诉家长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情绪,那样会使孩子变得娇气、脆弱。等家长走后,我回想我的话,觉得没表述清楚,家长听了肯定会糊涂的。其实我所提到的情绪来源是不同的:
家长要关注的,孩子情绪来源于——
--环境变化大,孩子很不安、焦虑
--孩子突然变得焦躁、爱发脾气等,可能是受到伤害或刺激,要考查一下
--家长期望过高,给予孩子过大的压力
--家长认为孩子需要而安排给孩子的种种,其实是家长的需要强加给孩子
--教养过程中的不一致,使孩子有极大的不安全感,非常焦虑
--家长间或家长与外人吵架使孩子害怕
这类情绪归纳起来主要来源于外在的压力、未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等,更多地需要家长的改变和细致地体察孩子的内心感受,使孩子面对的是分明的、预知的、适合的,孩子的情绪就会减少,就会平和。
家长要忽略的,孩子情绪来源于——
--不小心的磕磕碰碰
--与其他孩子交往时,孩子间的摩擦
--在尝试过程中遇到小挫折时
--要什么没满足时
--别人提的合理要求而孩子不肯接受时
这类情绪主要来源于孩子感知上的不满足、挫折等,大多有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任性、不自信、娇气自己等因素在里面,这时如果家长表现出关注的话,等于在鼓励孩子这样。这样的孩子也会表现出很脆弱和过于娇气,说不得碰不得,特别是家长稍一“暗示”(替他开脱),孩子立马会借题发挥而哭闹起来。这种情况需要更多地鼓励孩子勇敢、坚强,告他没什么、告他该怎样做,以帮他获得与人交往、应对困难所需要的技能,建立起自信。当然对于不合理要求,家长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坚持一下,孩子就会明白的,以后就不会出现要什么就得满足,不然就大闹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