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注重平衡教育 儿童远离心理问题
儿童心理专家:父母要注重平衡教育,让儿童远离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压力增大、生活节奏紧张,儿童心理问题明显增多,阻碍儿童身心的健全发展。儿童心理专家提醒,父母应注重教育方法,在爱与管教之间寻求平衡,多留心并调整孩子的行为变化,以防治儿童心理问题。
“在孩子的管教中,家长重知识灌输而轻人格培养、重物质满足而轻精神濡养、重智力开发而轻习惯养成的倾向很严重,这种失衡的管教方法容易导致孩子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佛山市中医院儿科行为心理专科医师莫珊介绍,近年来比较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强迫行为、拒学、口吃、遗尿等轻微的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有脑伤、智能不足、自闭症等。
男孩捣蛋全因妈妈是“二奶”
9岁的小浩是学校最有名的捣蛋大王,不听课,不做作业,爱欺负同学,成绩总垫底。小浩妈妈带他做智力测试、注意力测试等,但检查结果均属正常。后来,小浩妈妈才透露自己是小浩父亲包养的“二奶”。尽管父亲在物质上从未亏欠小浩,但小浩懂事后对父亲极其反感,不但出言顶撞,在行为上也违拗父亲,逐渐发展成个性叛逆、不听管教。
“知道小浩的心灵盲点后,他的行为也有了答案,这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虽有父母,但小浩没有正常意义的家庭,他的反叛行为就是对身世和生存环境不满的发泄。”莫珊反复开导小浩,无论父母的婚姻如何,孩子都不需要因此而承担责任,他只需要知道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父母完整的爱就行了。
提醒
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常见临床表现中,小浩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问题,可表现为厌学、学习困难、破坏行为、攻击行为、说谎、偷窃等。医生分析,这类孩子大多因为被父母忽略,缺乏爱和管教,建议从孩子的家庭生活环境入手,父母配合进行心理辅导。
孩子内向源于家长爱比较
陈女士的大儿子长得又高又帅,擅长篮球、足球等各种运动,还会弹钢琴,更难得的是,孩子孝顺又幽默,很会哄父母开心。5年前,陈女士生了小儿子小凯。小凯长得不如大儿子好看,性格内向且不听话,不愿意与父母沟通。
“经过咨询,我发现小凯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陈女士。”受邀来佛山的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医生梁颂游透露,咨询期间,小凯对他说:“我哥很棒、很厉害,我永远比不上我哥哥。我爸妈都很厉害,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生了个笨小孩。”
据梁颂游了解,陈女士经常把小凯与哥哥作比较,认为小凯很差劲,这样的对比打击了小儿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变得自卑、内向。因此,梁颂游建议陈女士今后别再拿孩子作比较,应该善于发现孩子不同的优势,培养其兴趣爱好。后来,小凯画画的天赋被重视,便日渐变得自信、开朗。
提醒
上述案例中,小凯的行为属于性格行为问题,可表现为忧郁、焦虑、社会退缩、社会适应不良、胆怯、惊恐、过分依赖、过分敏感等。医生认为,这类孩子大多因为父母过于专制、强权,父母以自我为中心,帮孩子“定型”。建议父母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接纳孩子的全部,多付出真爱。
孩子爱说谎是爸爸“传授”
6岁的小涵,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总是坐不住,喜欢走来走去,还喜欢动别人的东西、捉弄其他小朋友。父母还发现他喜欢说谎。
“爸爸王先生送小涵来咨询室时,一直说小涵怎么多动、爱撒谎,整整说了20分钟,一句话都不让孩子说。”王先生自称是生意人,认为诚信很重要,对小涵说谎的行为指责有加,但王先生接电话时却谎称自己在广州开会。“一个说谎的家长,教会孩子的同样是说谎。”梁颂游建议王先生,做个言传身教的好家长,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提醒
说谎属于社会行为问题,多动则属于运动性行为问题。其中运动性行为问题表现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眨眼、不自主摇头咬衣物等。孩子出现#p#分页标题#e#此类问题,多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约束不够,溺爱孩子或忽略孩子,加上父母管教有言行不一致的情况,孩子更容易任性妄为。因此,建议父母坚持立场、言行一致,教孩子学会诚信和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