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育儿

幼儿重复行为的背后秘密

作者: 更新时间:2011-06-23 点击数: 百度一下

  许多爸妈会发现,宝宝会对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游戏乐此不疲,重复一次又一次。真是令人纳闷,宝宝怎么了?不会有心理问题吧?让幼儿心理专家来揭开这一重复行为后面的秘密。

  关于幼儿重复行为,爸爸妈妈想要问

  我家冲冲1岁半了,特别活泼聪明,学什么都快,可是最近发现他有个挺古怪的行为——家里给他买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碟片,我估计他看了都快有30遍了,每天晚上还要缠着我们给他放,我看不出还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以看的,这种情况是该给他看还是换其它的呢?——有点困惑的冲冲妈妈

  孩子大了,爸爸的陪伴要增加,我每晚给儿子讲故事,猜谜语。小家伙倒是很喜欢玩猜谜的,有些谜语其实以前都告诉他答案,他还会问。有时我太累,就随便说个答案,他就洋洋得意地告诉我答案,明天又来问同一个问题,是不是患有强迫症啊?!—— 不太满意的小伟爸爸

  我家丽丽3岁了,一直都挺乖的,最近一个月很奇怪,把以前玩的毛绒玩具都拿出来,做扮家家的游戏。那些玩具她真的很久都不碰了,现在每天都要拿进拿出的,说说她还不高兴,要发脾气。我前两天看报纸说自闭症就是盯着一个玩具不停地玩,我们丽丽平时就比较文静,是不是自闭的表现啊?!—— 惴惴不安的丽丽妈妈

  关于重复行为,宝宝的真实心理

  冲冲:《喜羊羊和灰太狼》好好看!妈妈问我为什么一模一样的故事要反复看,我不觉得一模一样啊!每次我都能看到不同的东西!上次我觉得灰太狼头上的帽子好有趣!上上次我好好研究了喜羊羊说话时的可爱样子……今天我要再看一遍,因为我好像能记住喜羊羊什么时候打仗,什么时候造坦克飞机!我要确认一下!

  小伟:我最喜欢和爸爸一起猜谜语了,爸爸问我,我答出来,好开心!我问爸爸,爸爸答不出来,我告诉他答案,我更高兴!爸爸说我骄傲,可是我不是骄傲啊!每次我能响亮地说出答案时,就像能自己把小手手洗干净一样,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能干啊!

  丽丽:我想哭!因为家里来了一个小弟弟,是叔叔阿姨的小孩,让妈妈白天照顾,我看出来了,妈妈喜欢小弟弟,每天都抱在手上,我说妈妈我来抱吧!妈妈说小弟弟才两个月要被我摔坏的!妈妈我也想你抱抱!真伤心!我就玩以前的玩具,妈妈以前一直都和我一起玩的,妈妈你还记得吗?

  幼儿重复行为背后的奥秘

  看到这里,爸爸妈妈会发现在我们眼中显得毫无意义的宝宝的“重复”行为,其实都有各种各样切实的理由:

  成长学习的需要

  宝宝要逐渐建立自己的“智商”,就要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他们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是不一样的哦!

  1岁之前——感官重复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从不经意的吮吸、踢脚、抓扔玩具中对自己和世界开始了解和学习,因为无意间发现乐趣,如咀嚼的享受、踢脚引起的身体的摇晃、抓扔玩具产生的声音而重复。

  1岁-1岁半——实验重复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通过对重复行为进行“微调”来看看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比如反复地堆砌推散沙子、放在手里、放在衣服上、放在嘴巴里——看看都是啥感觉,最后对沙子有一个综合的理解。

  1岁半-2岁——语言重复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在语言上“突飞猛进”,所以他会反复说、听、唱相同的内容,其实是训练自己的语言能力呢。

  所以反复看同一个动画片能帮助宝宝记住越来越多的信息,而同一个故事听过多次之后,宝宝就更有能力开始复述这个故事了。可见我们认为“没意思”的重复对宝宝来说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和体会哦。

  自信感受的需要

  自信的感觉并不是宝宝出生后就马上具有的,而是在大人日积月累的欣赏、表扬、鼓励中慢慢形成的,其实随着宝宝的成长,它自我赞赏、自我鼓励的能力也在慢慢形成:在#p#分页标题#e#宝宝的婴幼儿期(3岁之前),其实很难有成人所谓的“成就感”,他们的“成就感”大多来自每次完成那种“简简单单”的行为(猜早已知道答案的谜语、做早已熟悉的游戏)之后,心中因为感觉像完成一项重大任务而产生的自豪和满意之情。宝宝们从中获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乐趣和满足。

  寻求爱的需要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需要长辈的爱和关怀,有足够爱的“储备”的宝宝能够勇敢地去探索外界世界,当宝宝在生活中面对挫折——比如生病、觉得自卑、失去心爱的东西、努力失败、和小伙伴闹别扭——往往会变得特别需要长辈的关心,有时会有一种“越活越小”的感觉。爸爸妈妈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帮助宝宝度过成长中的关键时刻啊!

  爸爸妈妈应对策略

  允许自恋,提高难度

  家长经验小强2岁了,他非常喜欢一个人拿着奥特曼玩打仗的游戏,每次的战斗过程几乎都差不多,我在旁边听多了都觉得有点乏味,心想是不是要给小家伙加一点新的“战争素材”?但是看到每次“结束战斗”后,儿子脸上露出的满意的微笑,我就把自己的“创意”咽了下去。过了一段时间,小强玩奥特曼的频率慢慢减少了,因为他开始玩一种更有趣的智力积木了。——小强爸爸

  专家点评理解宝宝通过重复来满足自己小小的“自恋”需求,且寻找机会用其他新鲜事物来吸引他,帮助宝宝乘着自信的翅膀,快乐勇敢地成长。

  趁热打铁,灌输知识

  家长经验毛毛第一次能说出“汽车”这个词时可高兴了,后来她经常指着汽车问我“这是什么?”我心里慢慢有点烦,后来我想也许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于是我们的对话就变成——她问“这是什么”,我回答:“这是汽车”;再问,我答“这是一辆汽车”;再答“这是一辆公共汽车”;再答:“这是一辆公共汽车,妈妈坐它去上班。”——毛毛妈妈

  专家点评允许宝宝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同时利用宝宝的兴趣,适当地提高学习难度,这是事半功倍的教育方法。

  异常“重复”如何排除?

  那么如何知道宝宝的重复行为是正常还是异常呢?下面有些简单的区别方式,父母们可以对照自家宝宝做初步的排除:

  强迫症

  {1} 有强迫症家族史

  {2} 重复行为主要为——反复洗手、排序、检查、按几何图案的强迫性行走等

  {3} 重复行为显得毫无意义

  {4} 重复行为非常僵化,缺乏变化,很难被改变

  自闭症

  {1} 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比如没有与人眼对眼的凝视、没有与人沟通的手势(如打招呼、再见等)。

  {2} 不能主动与别人分享喜悦、兴趣或成功(比如不能向别人展现、拿出或指出感兴趣的东西) 。

  {3} 言语发展比同龄人明显落后,或者不能主动开始或维持与其他人谈话,或者刻板或重复地使用语言等。

  {4} 重复行为非常刻板,并且内容不正常;明显顽固地坚持毫无意义的习惯或仪式;持久专注于物体的部分或整体。

  如果觉得不能完全排除以上两种疾病,建议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排除。

加入收藏
Tag: 幼儿 重复行为 心理问题 心理活动 成长需求 强迫症 自闭症
上一篇:父母如何正确的教宝宝学说话
下一篇:电视保姆“带大”的孩子性格更孤僻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竞争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 孕妇请勿使用血清张力素回收阻断剂(SSRIs)
  • 看看妈妈怎能样写宝宝
  • 「无意间学习」影响人格发展
  • 早期教养丰富孩子的语言
  • 孕妇缺锌影响宝宝发育
  • 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的食品
  • 男孩与女孩的思维为何不同  曹立强 摘译
  • 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参、饮食习惯篇
  • “婴儿泳疗”要求高 不可瞎来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