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康复训练与早期教育(一)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交等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有关,属于发育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儿童孤独症,至今尚未有明确的定论。
一般来说,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就可诊断为儿童孤独症:
1 人际交往障碍——对人普遍缺乏情感反应,严重影响社会性相互作用;
2 语言障碍——语词性和非语词性交往和想象性活动严重减少;
3 兴趣和活动异常——多动、刻板、重复或仪式性行为,严重约束了生活活动
儿童孤独症常见以下行为特征:
1 与周围人的情感交流受限:孤独症患儿不同程度地分不清亲人或陌生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望对方的脸,回避眼光的接触。喜欢独处,一人玩反而自在,缺乏同情心。
2 保持固定生活模式:对生活环境要求刻板,家具的移动,以至饮食起居的改变都会引起他们情绪变化,比如:发怒或恐慌,有些患儿严重得甚至连吃饭 时坐的位置、碗和筷放在什么地方,甚至上厕所用哪个便池都不能改变。
3 言语障碍:所有孤独症儿童都具有语言障碍,只不过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一些儿童孤独症患者多言,但领会能力低,常用词不当。发音不正,自言自语和发出怪腔怪调;而另一些则可能在一岁左右时还会说一些简单的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倒越来越不爱说话、拒绝说话甚至发展到完全沉默不语。
4 不安多动:孤独症患儿常坐不住,活动过度,以脚尖走路等。他们的注意力分散,习惯东张西望,或作伸颈、装相等怪异姿势。
孤独症是一种艰难的终生性精神残疾,它可能与包括智力迟钝的其他障碍一同发生。有孤独症孩子的父母并不冷漠,他们与任何其他人一样热情,富有爱心。 每 100 个患孤独症的儿童中, 5 至 10 人将成长为独立的成人, 25 至 30 人会取得好的进展,但仍然需要支持与指导,而其他的,很不幸,严重的残疾将持续下去,他们不得不依赖于他人。
如果不想放弃孩子的发展和进步的话,就应当尽早送他进入特殊教育机构 —— 孤独症儿童矫治学校去进行训练和学习,在那儿,专家和极具爱心的教育工作者们将给予孩子们一种涉及群体活动的日常治疗。治疗涉及强调音乐、语言、游戏及运动的群体活动,并且有一种针对进步、成绩的奖励体系,以及许多其他的疗法、计划和疗程。
国际上常用的矫治孤独症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行为治疗:即对患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矫正。一般采用在高度结构化的环境中,由经过专门学习和培训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特殊行为矫正。由于患儿的缺陷及其家庭环境的个性差异较大,因此,应有专家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除了在专门设立的特种教育机构中进行治疗外,还应当以家庭为基地,通过训练父母,取得家庭成员的密切合作,以达到行为治疗的最佳效果。
训练治疗:主要是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开启和建立患儿的感觉器官和大脑神经系统之间的正常联系,使其逐步具备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和社会化进程。同时,大脑功能的逐步健全也有利于尽可能排除患儿的病态行为,如刻板、自伤、狂躁、挑食、抽动、大小便失禁等。
教育治疗:主要目标是教会他们一些有用的社会技能,如生活处理能力,与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能力等。这里主要涉及到的是社会教育环境。当一个孩子被诊断为 " 孤独症 " 后,即使他(她)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但如果被排斥在同龄伙伴的集体之外,获得良性发展的前景依然是渺茫的。这就需要患儿所在社区的幼儿园、小学具备接纳孤独症儿童的意识及师资基础,使患儿生活在一个有助的、愉快的气氛中。
药物治疗:目前#p#分页标题#e#药物治疗还无法改变孤独症的病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过激症状。使用的药物主要有抗精神病药物的中枢神经兴奋剂、抑郁制剂、维生素等。但许多药物都具有非常大的副作用,使用时必须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