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阁
  • 首页
  • 新闻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研究进展
    • 培训讲座
    • 机构新闻
    • 视频新闻
    • 志愿之家
  • 诊断
    • 什么是孤独症
    • 自闭症的表现
    • 自闭症的原因
    • 自闭症的症状
    • 自闭症测试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能治好吗
    • 自闭症最新治疗方法
    •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
    • 孤独症的预防
  • 治疗
    • 感觉统合训练法
    •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 TEACCH结构化教学法
    • 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
    • PCI游戏文化介入疗法
    • AIT听觉统合
    • PECS图片交换沟通系统
    • floortime地板时光
    • 自然训练法
  • 康复
    • 感知觉
    • 粗大运动
    • 精细运动
    • 语言与沟通
    • 认知
    • 社会交往
    • 生活自理
    • 情绪与行为
  • 融合
  • 育儿
  • 文摘
  • 问答
首页 > 育儿

怎么照顾不到一岁的孩子

作者: 更新时间:2006-08-22 点击数: 百度一下

这个时期妈妈掌握和了解医学、护理学、生理学的知识越多、越正确,对孩子的护理和照顾就越科学,越容易给孩子带来很多益处。

1.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

睡眠时间和质量要保证。尤其晚上必须早睡,以8点~9点为宜。白天的睡眠时间要控制好,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一天睡眠多少,根据婴儿月龄有所不同。婴儿4个月前还要注意睡头型,因为这时孩子的头骨还没有长结实,睡觉的姿势对孩子头型有极大的影响。不注意的话,孩子很可能长成不对称的脸型或者头型,影响美观。如果让孩子侧睡,而孩子睡不稳,可以用大的重的枕头靠在孩子背后。

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是0岁~18岁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必须重视的事情。睡眠不足会带来很多问题:食欲下降,机体免疫力降低,导致疾病;大脑思维活动能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尤其是身高的增长;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据介绍,孩子体内的生长素是在晚上10点~12点之间分泌产生的。开灯睡觉也会影响生长素的分泌。

孩子最好自己睡在小床里。为了方便照顾孩子,我请爷爷把乐乐的小床垫高,和我的大床一样平;把小床一边的护栏拆掉,紧紧挨着大床,在相连的缝隙处铺上褥子,这样小床和大床成了一个整体,一边有妈妈的大床,另一边有小床的护栏,不用担心孩子滚下床去。夜里我不必担心自己翻身压到孩子;也不用起来,一伸手就能摸到孩子,知道他是否蹬被子;如果孩子需要小便,我也能听见他的声音而及时帮助他。对孩子来讲,他一开始就习惯睡小床,以后让他睡到爸爸妈妈中间反而不习惯了,这也为孩子独立睡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保持一定量的户外活动

每天保证1个~2个小时户外活动,以促进钙的吸收。“风吹日晒”可增进孩子的抵抗力。要让孩子一定量的皮肤暴露在空气中,不要有衣服遮挡。不要让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到婴儿的眼睛。

在马路边时,必须抱起孩子,不能为了省力把孩子放在手推车里,因为汽车尾气的比重比空气大,通常在1米以下,而孩子正好处在这个高度。要避免孩子因此而发生铅中毒。

3.穿衣注意掌握冷热

过去大户人家养孩子都有一句话:“丝绵不做衣。”说的就是,即使买得起丝绵保暖的衣服,也不给小孩子穿。因为孩子怕热不怕冷,捂着了会上火生病,所以给孩子穿的衣服,要比妈妈穿的少,盖的被子要比妈妈盖的薄。不能只靠摸孩子的手的温度判断孩子冷热,因为手如果暴露在外面也会冷,但不能真正体现孩子身体的冷热。如果孩子身上总是汗涔涔的,汗毛孔总是张开的,一旦冷风袭来,就会进入体内,表现为容易生病、抵抗力差。既然生病给孩子和大人带来的烦恼大家都不情愿接受,我们何不事先就避免呢?

孩子不会表达冷热,大人的判断决定了孩子穿衣的结果,建议以摸孩子后脖子的温度作为合适的标准。

4.重视打免疫针

不能忘记什么时间该注射什么疫苗了。每次打免疫针时,对孩子要事先打招呼,疼痛时及时安慰,或者吃点什么,或者玩点什么,妈妈事先要做好物质准备。既给予同情,又坚持原则。孩子1岁左右,就可以讲明为什么要打预防针。不宜有对付过这一次算一次的思想,更不可低估孩子的感觉和记忆,要从长远考虑,避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伤害。

5.细心观察,肯动脑

如果你打算做一个细心、肯动脑筋的妈妈,那么你和孩子会少受很多“罪”。比如有的妈妈抱怨:昨晚孩子蹬被子了,害得我经常起来给他盖好被子,又感冒了。如果妈妈事先做一个合适的睡袋(夏天的时候可把毛巾被缝成筒状,避免肚子着凉),孩子不会因此生病,免去吃药打针之苦,妈妈也能休息好,不必为看病吃药着急,岂不一举两得!类似的事情还很多,只要我们时常记得“不以‘事’小而不为”,就能得到很多益处。何况孩子的事看上去件件是小事,但造成的结果却件件是大事。

我们还可以听听医生的建议,参考一些书籍、网络上的知识以及老人们和其他妈妈的一些经验,以增加自己的育儿方法和技巧。

加入收藏
Tag: 孩子
上一篇:谁在辐射肚中小宝宝
下一篇:“吃出来”的聪明伶俐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孕期“变丑”的来龙去脉
  • 育儿专家:3岁以下幼儿不宜放托儿所
  • 不要给儿童掏耳朵!
  • 精细动作游戏-穿、脱衣服
  • 特殊年龄宝宝,特殊生理表现
  • 小心营养偷偷地溜走
  • 亲子沟通易于孩子健康成长
  • 让周岁的宝宝更聪明
  • 出生前后宝宝最易智残
  • 体格检查,居家进行

精彩推荐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这些广为流传的误解,你信了吗?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孤独症18个月的婴儿的表现特征!

<strong>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strong>

幼儿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strong>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strong>

自闭症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strong>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strong>

孩子过于内向,是自闭症吗?

热门标签

自闭症
孤独症
自闭症儿童
儿童
孩子
训练
孤独症儿童
自闭症治疗
英国D&AD设计大奖
语言
治疗
行为
语言训练
能力
康复
教育
方法
自闭症康复
感觉统合
孤独症康复
家长
教学
发展
研究
症状
障碍
游戏
交流
孤独症表现
壹基金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17-2022 daodaoge.com
    豫ICP备14003647号
    SiteMap
  • 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