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能力”也是一种智力
“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将不会受到重点大学的青睐。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日前联合发文,对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其中包括: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要按一定比例记入中考成绩总分;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
从广义上来讲,“运动能力”也是一种智力、一种天赋。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多元智力的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就认为,人的智慧有七种,其中包括语言能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交际智力、自省智力和身体运动智力。很显然,身体运动的智力,与其他“聪明才智”一样,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其重要性不可低估。
有人说,体育成绩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素质。这不错,有些人跑得不快,但身体很棒,有些职业运动员拿了很多世界冠军,却疾病缠身。但我们必须明白,应试的目标除了选拔人才,另外就是导向作用。“增考体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引导下一代加强体育锻炼。高考是根指挥棒,对体育的漠视直接导致了高中体育课程的“虚掷”。看着那些长年钻在题海里却身体孱弱的孩子,你认为这值得吗?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对于那些“身体有天生疾病不能体育锻炼,但刻苦学习的学生是不公平的”。确实,不能否认这种情况的存在。但是,在每年近千万的高考考生中,这只是小概率事件,完全可以通过制度设计赋予这部分考生免试权。
在我看来,“增考体育”中最大的难题是“公平”。由于体育成绩的测试是面对面的,考生又多达上千万,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得防范腐败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增考体育”暂时放到“高中会考”中,作为高校招生的参考成绩处理,是较为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