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闭症及其特点
儿童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严重的儿童全面发育障碍类精神疾病。据报道,约60%左右患儿存在严重残疾,需要终生照顾。约1/3—1/4患儿尚合并有癫痫。据欧美各国统计,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2-13例。目前,在我国约有50万左右孤独症患儿。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2.6-5.7:1。
儿童自闭症早在1943年即由英国学者Kanner提出报导。他将这些患儿描述为:从生命的开始即无能力同周围的人和环境建立通常的联系。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曾认为与家庭环境有关,但于有很多研究结果认为由器质性因素造成。儿童孤独症的症状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交能力及行为的障碍:在婴儿期,孤独症患儿倾向于避免目光接触,对人类的声音缺少兴趣,患儿对他人的情感无反应,而且很少有面部表情,以致家长经常怀疑患儿是否有听力问题。明显缺少与人主动交往的兴趣和行为。
2、 交流障碍:分为非语言交流障碍、语言理解障碍和语言发育障碍。表达需要和需求时,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缺乏点头摇头或适当的姿势性语言手势;患儿语言理解不同程度受损、不能理解抽象或微妙的言语、不能理解幽默和成语的表达方式 ;有较多患儿直到5岁仍缄默不语,大约一半病人终生缄默。即使有语言产生,患儿的语言也表现出很多异常,无意义的言语或即刻、延迟的模仿可能是一些孤独症患儿唯一的语言形式。等等
3、 异常的行为模式;孤独症患儿对环境存在不寻常的反应,包括:(1)拒绝改变:刻板地要求周围环境一成不变,一旦熟悉的环境发生改变,患儿便会痛苦不安,而且而能因日常生活常规的微小改变而大发脾气。这种行为在伴有智力低下的患儿中更为觉。(2)仪式性和强迫行为:通常;包括刻板地遵循常规和刻板、重复动作(如重复拍手等)。一些患儿会花很多时间记忆天气预报、国家首都、家人出生日期等。到少年期,这些行为可能有部分会发生强迫思维(如,重复一个相同问题,而且必须以一个特殊方式回答)和强迫行为(如:反复触摸一个物品)。此种行为异常在智力正常的患儿中更觉。(3)非正常依恋:许多孤独症患儿对古怪的物品产生很强的依恋(如:砖或小瓶),患儿可能每时每刻带着它,如果被拿走就会发脾气。(4)感觉方面的异常反应:孤独症患儿呆能很喜欢光、声音、旋转物体或触的感觉,他们可能以一种不建党的方式摆开支物品(如:玩汽车时,只转汽车车轮)。有的患儿可能坚持不懈地堆积物品、旋转物品或重复地开关开关。患儿还可以持续地关注于特体的某些特征,如:质地、味道、颜色等,对感觉刺激的反应可能低下或过敏。
4、 运动障碍:患儿活动过少,经常有异常的动作,如:扮鬼脸、拍手、扭转手指、摇晃身体、晃头等。当高兴时或专注于某些感觉体验时,可出现身体紧张的运动。有智力和认知缺陷:有报道,在孤独症患儿中,40—60%智商低于50,20—30%智商高于或等于70。因患儿大于缺乏功能性语言故智测效果是个问题。但一些研究发现孤独症症状并未掩盖智能的潜力。孤独症患儿能力发展不平衡,音乐、机械记忆、计算能力比较强。